近日,日產中國正式對外公布2024年12月銷量及2024年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銷量為696,631臺,同比下滑12.23%,其中2024年12月銷量為74,918臺,同比下滑24.23%。
不僅是2024年銷量下滑,日產中國最近三年銷量都在下滑。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日產中國在華累計銷量為793768輛,同比下滑24%。2022年全年,日產中國在華累計銷量為1045197輛,同比下滑22.1%。而2021年日產中國全年銷量還高達138.1萬輛。也就是說,在2022~2024三年的時間里,日產中國在國內的銷量就降至不到70萬輛,銷量下滑接近50%。
目前,日產乘用車國產車型包括軒逸、逍客、天籟、奇駿、勁客、藍鳥、樓蘭等,其中軒逸是東風日產的主銷車型,也是合資緊湊型車中的常青樹車型,2024年軒逸累計售出34.24萬輛,占東風日產品牌總銷量50%。與此同時,東風日產其它車型銷量也十分堪憂,除了軒逸以外,2024全年銷量超10萬輛的車型只有逍客,銷量為11.2萬輛。日產作為一家曾經的主流合資車企,只有兩款車型年銷量能突破10萬輛,而且僅軒逸一款車型就占了整個品牌全年一半的銷量,可以說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東風日產銷量的大幅下滑,與其在電動化時代的落伍密切相關。盡管日產推出了艾睿雅純電SUV車型,但其在續航里程、智能化配置等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并無明顯優勢,加之高昂的售價,使得消費者對日產新能源產品的接受度很低。
除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沖擊外,東風日產傳統燃油車產品線的老化也是導致其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盡管軒逸、逍客等車型在市場上仍有一定的競爭力,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這些車型在設計、配置、動力性能等方面的不足日益凸顯。同時,東風日產在新車型的研發和推出上顯得力不從心,缺乏能夠引領市場潮流的新產品,難以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更為嚴重的是,日產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據報道,日產汽車已陷入破產危機,公司凈利潤暴跌94%,只能支撐12-14個月的時間。為了應對這種困境,日產不得不采取全球裁員、削減產能等措施,并尋求新的投資者。然而,這些措施能否有效緩解日產的財務壓力,仍是一個未知數。
在此背景下,本田與日產合并的消息無疑為日產的發展增添了更多變數。盡管雙方已簽署基本協議,計劃在2025年6月之前完成整合,但合并后的新公司能否實現預期的銷售業績和利潤增長,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在本田的主導下進行運營,日產在合并中的話語權將受到一定限制,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日產未來發展的擔憂。
主編點評
如果說日產中國目前在中國市場不行了,那是有點太武斷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產一時半會還不會關門倒閉,何況還有軒逸在頂半邊天?不過,如果頂了半邊天的軒逸也掉隊了,那日產就非常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