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威今年20歲,是吉林大學2023級法學專業的大二學生,來自臺灣桃園。劉正威初中時,母親因工作原因回到大陸,他就跟隨母親一起來到江蘇讀書。
劉正威在重慶旅游時拍攝的照片。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來大陸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親切,就是真的很親切。”劉正威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因為初中才來到江蘇上學,跟同學說話會有臺灣口音,“但他們都特別友善,相處起來很融洽”。
在大陸生活多年,劉正威感慨,“近些年,越來越能感覺到大陸的通信和科技發展非常快。出門帶一個手機就可以,身份證都不用帶。”每年假期回到臺灣,劉正威都覺得有些不太適應,“因為臺灣的電子支付沒有這么普及,出去還是得用現金或者悠游卡”。劉正威舉例說,自己很喜歡點外賣,但是在臺灣點外賣沒有大陸方便,在這邊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各種軟件點外賣,但在臺灣支持外賣的店較少,配送費也高,不太便利。劉正威表示因為自己家在桃園,附近山比較多,打車打不到,交通通達度不太好,不像大陸的軌道交通或者出租車都很方便。
劉正威在杭州靈隱飛來峰游玩。
因為中學就來大陸上學,劉正威提到在放假時間自由的時候,他喜歡到處旅游,這幾年他已經走過重慶、青島、深圳、廣州、杭州、南京等多個城市。“南京的中山陵我印象很深,我覺得每個從臺灣過來的青年都應該會去中山陵。”劉正威說,中山陵是兩岸之間聯系最緊密的一個地方,“從海峽對岸過來的,有歸屬感的青年,往往都會選擇拜謁中山陵,就好像翻開兒時的歷史課本一樣”。
臨近春節,劉正威也要回到臺灣過年,他向澎湃新聞介紹了臺灣的年俗習慣,“在臺灣我們會有一些特殊的民俗活動,就是拜拜,來祈求平安順利”。劉正威還介紹了在臺灣的新年菜肴,稱臺灣的飲食跟閩南地區很像。“過年我們在臺灣會吃長年菜,寓意長長久久、年年歲歲。”劉正威說,長年菜是芥菜的一種,因為寓意很好所以每年過年都會吃這道菜。
臺灣春節時街邊活動照片。
提及臺灣美食,他最想念奶茶。“臺灣的奶茶文化非常受歡迎,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劉正威笑著說,“臺灣有很多好喝的奶茶,但是大家不要去連鎖店,在臺灣的小店那種正兒八經的紅糖珍珠奶茶特別好喝。”
“我是覺得以后會在這里成家立業,我身邊也有很多人都來大陸讀書或者工作。”談到未來的規劃,劉正威說:“我覺得這里真的很好,我會盡我所能一直讀下去,好好學習。”劉正威說以后傾向于留在大陸發展,一方面因為自身專業原因,兩地法律有所差異;另一方面,劉正威說大陸真的很好,“我覺得只有在這里真實地感受過,真實體驗過才知道”。
劉正威說,平時也會給在臺灣的朋友發照片、寄特產,聊起在大陸的生活。他很希望在臺灣的朋友們能多來大陸走一走,用自己的腳步和心靈去真誠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