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黑色絲絨西服,伊恩·博斯特里奇抱著藍色樂譜上臺,一開口,就像一道皎潔清冷的月光,灑向舞臺……
1月16日、18日,從廣州到深圳,這位英國男高音做客2025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音樂周(YMCG),在英國指揮家丹尼爾·哈丁執棒下,獻唱英國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頓的《夜曲》。
“他們很年輕,給了我很多能量。”和YMCG管弦樂團的年輕人同臺,博斯特里奇感慨,人們如今生活在一個疏離的世界,古典音樂作為一種傳遍世界的國際語言,發揮了黏合劑的作用,讓人團結,將彼此融合在一起。
在此之前,博斯特里奇還在廣州上演了自己的招牌戲碼——舒伯特《冬之旅》,以近90分鐘的動人歌唱,帶來近乎天花板級的演繹。這也是YMCG首次舉辦聲樂獨唱音樂會。
博斯特里奇演唱《夜曲》
“他的思想、知識、志趣,遠遠超出了音樂本身”
“這不算特別知名的作品,哪怕在它的誕生地英國,名氣也不是非常大。”博斯特里奇說?!兑骨肥且皇钻P于睡眠、想象和噩夢的作品,歌詞取自英國詩人的詩作,由男高音和七件樂器、弦樂隊共同演繹,迷人而復雜。
博斯特里奇首唱《夜曲》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1997年在阿姆斯特丹,他第一次受邀演唱,卻因感冒取消;第二次在西班牙的圣地亞哥-德孔波斯拉特古城,他又因過敏抱憾;終于,在愛丁堡藝術節上,他與詹姆斯·麥克米蘭完成了《夜曲》的首唱。
博斯特里奇演唱《夜曲》
如今,博斯特里奇帶著《夜曲》來到了YMCG,和老搭檔哈丁,以及YMCG管弦樂團的弦樂小分隊同臺演繹。
“音樂中有很多內容是關于睡夢的,要很安靜地唱,營造意境。”博斯特里奇坦言,弦樂隊的挑戰也不小,作曲家在一開始引入的一個主題,象征著睡眠和呼吸,要找對那種感覺很難,所以他花了很多時間和弦樂隊去找,“他們真的做到了!”
“即便對職業樂團來說,它也是很有挑戰性的。你需要一位好指揮,需要有人來幫你感受作品,來做聲音的把握。”唱《夜曲》時,博斯特里奇經常遇到這樣一個難題,聽不到他想要的聲音,也不知道如何去描述他想要的聲音。所以,他非常慶幸有哈丁,以及弦樂的導師們,去引導年輕人,找到那個聲音。
布里頓《夜曲》和馬勒《第一交響曲》,在同一場音樂會上演。有意思的是,布里頓是真正欣賞馬勒的人之一,也是在英國較早推動馬勒音樂并倡導公眾去認識馬勒音樂的一個先驅。《夜曲》更是題獻給了馬勒的遺孀阿爾瑪。
博斯特里奇演唱《夜曲》
“我們希望幫所有學生打開思維,去接觸音樂以外的東西。伊恩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不僅僅是一個音樂家,他的思想、知識和志趣,遠遠超出了音樂本身。他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這些對音樂家來說如此重要。”談及邀請他的原因,YMCG音樂總監哈丁說。
高歌《夜曲》之前,博斯特里奇率先上演了“獨角戲”《冬之旅》,哈丁和學生們在臺下聽得入迷。“一個人,一臺琴,也能創造深刻表達,展現豐富而宏大的世界。 ”哈丁說,在一些最精煉的音樂形式中,蘊藏著豐富的細節與表現力,這也讓他重新思考,當一百個人共同演奏交響曲時,究竟能創造出多大的可能性。
博斯特里奇和哈丁對談
“要有持續的職業生涯,而不只是五分鐘的閃光”
為了追《冬之旅》,一位樂迷特地從北京飛到廣州,在十幾度的夜晚向雪而行,“高挑清矍的孤獨旅人,仿佛變成了他的影子,跟隨他走進一個雪夜。那些失戀的苦楚,那些偶爾閃回的甜蜜,那些獨自走入雪夜的孤寂,博斯特里奇演繹得絲絲入扣。”
《冬之旅》是舒伯特以德國詩人穆勒的24首詩為藍本改編的聲樂套曲,塑造了一個寂寞、孤獨、對現實不滿、追求渺茫理想王國又終不可得的苦悶靈魂。當時,31歲的舒伯特重病已久,諸多不順,生命的冬天已經降臨。
博斯特里奇演唱《冬之旅》
博斯特里奇把舒伯特的“人生暮色”,唱成了絕唱。
1985年1月,在牛津圣約翰學院的院長家里,他第一次唱《冬之旅》,唱給在場三十多個朋友、老師和同學聽。1993年,27歲的博斯特里奇在倫敦威格莫爾音樂廳,完成了《冬之旅》個人公開首秀。舞臺上的他,有著英國演員特有的戲劇天賦,一個人也能掀起暴風驟雨。
時光荏苒,《冬之旅》他已經唱了40年,他的聲音質感,他對作品的理解和演繹也在悄然變化。“就像照鏡子,有時你會覺得自己沒什么變化,有時你會驚呼:天哪,我怎么這么老了!”他的表演更具表現主義,有時又想收斂一點,往后退一步,這個拉扯的過程充滿張力。
博斯特里奇演唱《冬之旅》
英國盛產知識分子型音樂家,而博斯特里奇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并非音樂科班出身,曾在劍橋大學學習歷史、在牛津大學學習哲學,博士論文是一本關于巫術的書。
“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不會演奏任何樂器。我嘗試學習音樂理論,兩周后就放棄了,因為太無聊。”老師告訴他,作為一名歌者,必須給自己的想象力提供營養,所以必須多看、多讀,保持活力,釋放想象。年過60,博斯特里奇依然對世界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
“音樂之路既艱難又充滿美好。你要有一個持續的職業生涯,而不只是五分鐘的閃光。”歌唱家總是有一堆乏味的規矩,不能喝酒、不能抽煙、不能吃辛辣食物,還不能吃巧克力,“我還能活著,簡直是奇跡!”
毫無疑問,博斯特里奇是一個I人。如果去荒島,會帶哪三張唱片?他毫不猶豫,選了阿圖爾·施納貝爾演奏的貝多芬《鋼琴曲第31鋼琴奏鳴曲》,一張全本巴赫《馬太受難曲》,以及阿格里奇彈奏的巴赫。
博斯特里奇在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