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蘋果公司也于當日發布了其《2024年環境進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表示,蘋果公司正著力于回收和可再生材料、清潔電力及低碳物流這幾個方面,努力達成整體碳足跡凈零排放的目標。
《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蘋果公司整體碳足跡已減少排放55%以上的二氧化碳當量;通過供應商清潔能源項目,蘋果公司在2023年成功避免了排放 185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在2023年出貨的產品中,22%的材料都來自回收和可再生原材料;2023年,1280萬件設備和配件交付至新用戶,實現了再利用;與2022年相比,產品運輸環節的排放量減少了20%。
蘋果公司在《報告》中著重提及了只使用回收和可再生材料制造產品,這推動了采購和設計方面的創新,同時也極大減少了蘋果公司的碳足跡。其中,2023年,蘋果產品電池中56%的鈷來自回收來源,是前一年的兩倍多。例如,搭載M3芯片的MacBook Air是首款使用50%回收材料制造的Apple產品,其電池和MagSafe接口中的磁體均采用100%再生鈷。多個印刷電路板的鍍層采用100%再生金,所有磁體采用100%再生稀土元素。2023年,蘋果產品電池中24%的鋰來自經認證的回收來源。
為了實現材料再生利用,蘋果公司設計了全新的技術來推動電子產品回收領域的發展,其中包括拆解機器人Daisy,它現在可以將29種型號的iPhone拆解成15個獨立的組件。同時,另外兩款回收機器Dave和Taz目前已部署在中國的一家回收合作伙伴處。相對傳統電子產品的回收,這些創新技術能夠利用開創性的方式,提升材料回收效率。
日前,環球網記者也探訪了兩款新型回收機器人Dave和Taz。據了解,在傳統的廢舊電子產品回收過程中,因為回收過程粗放,產品中很多非常重要的元素材料都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回收,因而也沒有辦法被回收成可以再次用于制造產品的原材料規格。在參考了市場上現存的回收拆解機械之后,蘋果公司發現無法適用于精密且小巧的手機部件材料的拆解回收,所以,蘋果公司專門研發的幾款回收機器人正是為了解決高效回收原材料進而再輸送至制造過程中變為新的產品原料的難題。
“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在于一方面減少了對礦石材料的開采,另一方面回收材料的加工提煉過程也更有助于減少碳排放。”記者了解到。
回收機器人Taz是一臺采用類似粉碎機的新技術的機器,能夠從聲學組件中分離出磁鐵,并回收更多稀土元素。Taz每年可以處理8000萬個iPhone聲學組件。Taz拆解一噸iPhone聲學組件所回收的稀土元素,相當于新開采超過170 噸巖石所提煉的材料。并且Taz的操作極為簡單,一次進料可以容納200公斤聲學組件,只需要兩名操作人員即可完成拆解回收的全部工作。
Taz從聲學組件中分離出來的非磁性材料(銅線圈,塑料,不銹鋼)
用于拆解觸感引擎的機器人Dave則有助于回收重要的稀土磁體、鎢和鋼。Dave每年可以處理480萬個觸感引擎。它拆解一噸觸感引擎可回收的鎢與稀土元素,相當于新開采超過360噸巖石所提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