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中法文化旅游年媒體通氣會在故宮博物院召開。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致辭中表示,中法文化旅游年是兩國元首著眼中法關系大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要決定,是繼2003年至2005年中法互辦文化年、2014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后,兩國合作舉辦的又一重大人文交流活動。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故宮宮廷歷史部副主任 郭福祥。
2024年是中法兩國建立外交關系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融合文化與旅游兩個領域,力圖為兩國民眾創造深入藝術創作的機會,促成豐富且值得記憶的跨文化交流。一系列精彩的文化活動將為慶祝及增進兩國在藝術領域的交流提供絕佳的平臺:視覺藝術、文化遺產、建筑、戲劇、舞蹈、音樂、電影、沉浸式體驗、手工藝等各種藝術形式將悉數呈現。
豫園燈會第一次走進巴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2月25日,以《山海經》為設計靈感的60組彩燈為法國觀眾帶來一場東西方美學交融的視覺和文化盛宴。
1月5日,中法文化旅游年在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期間開幕。巴黎圣母院和天壇,這兩座分別代表著法國和中國的文化遺產以冰雕的形式再現,將為這一盛況空前的冰雪節帶來東情西韻的獨特風情。
而中法建交60周年的慶典活動則將在1月25日,由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夏爾·古諾經典歌劇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拉開帷幕。這一版本由中法兩國藝術家共同演繹,著名指揮家、鋼琴家許忠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三位法國歌唱家男高音托馬斯·貝廷格 、男中低音尼古拉·泰斯特和男中音亞歷山大·杜亞美將與中國藝術家聯袂演出。
故宮博物院館藏銅鍍金測角器。
1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國駐法使館將在法國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舉辦“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開幕音樂會”,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指揮家李心草擔任指揮。1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將在巴黎布朗尼亞宮舉辦“你好!中國”旅游推介會,發布中國國家旅游形象以及三條精品旅游線路,介紹中國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而由上海豫園在巴黎風情園舉辦的“山海有靈”燈會已于2023年12月開啟,將舉辦至2024年2月。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凡爾賽宮與紫禁城: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將于4月1日至6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分為“17、18世紀獨特的中法外交關系”、“凡爾賽里的中國”和“紫禁城里的法國風景”三個單元,以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末中法兩國的外交、文化和藝術交流為主題,精選法國凡爾賽宮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與中法宮廷交往、文化交流有密切關系的文物精品181件聯袂展出。
凡爾賽宮館藏 路易十五整套餐具中的中國瓷加蓋小碗。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中國皇帝和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位法國國王將在一個展覽中同時出場,這在故宮博物院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該展策展人、故宮宮廷歷史部副主任郭福祥介紹說,“凡爾賽宮博物館參展文物包括瓷器、繪畫、書籍、版畫、絲織品、漆器、銀器、玉器等。如1686年暹羅使節進獻給路易十四的中式銀壺,是凡爾賽宮最新入藏的藝術品;故宮博物院的參展文物包括瓷器、繪畫、鐘表、科學儀器等,系統反映出法國文化在清宮產生的深遠影響。”
發布會現場。
與年度大展“凡爾賽宮和紫禁城”同步揭幕,4月1日至16日,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也將在中國多個城市巡演。其他知名的法國藝術機構也將相繼來華,法國國家家具館將呈現兩個展覽,波爾多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也將在多地巡演。中國觀眾還可以重新品味法國經典戲劇作品,如讓·貝洛里尼重新創作的名劇《悲慘世界》和法蘭西喜劇院帶來的《司卡班的詭計》。此外,《巴黎圣母院》、《唐璜》和《搖滾莫扎特》等經典法國音樂劇也將與中國各地的觀眾見面。音樂、電影及當代藝術類活動自然也不可或缺,多位法國知名藝術家,如克洛德·維亞拉、伯納·維內和安妮特·梅賽日將會帶來各自的展覽。
隨著首屆工藝創新雙年展的舉辦,手工藝也將受到更多關注,這也是法國國際工藝創新雙年展首次落地海外,在北京舉辦。正在重建的巴黎圣母院將于2024年底向公眾開放。9月到11月間,在北京舉辦的“巴黎圣母院:增強現實展”上,觀眾可以提前踏上無法比擬的沉浸式互動之旅,回溯大教堂850年的悠久歷史,并親歷12世紀的建筑工地直到2019年火災后的修復現場。另據悉,“無獨有偶”中法當代文學節、傅雷翻譯出版獎以及“思想之夜”等中法文學活動,也將吸引中國各地的文學愛好者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