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學生家長,或多或少都聽過“名額分配”。實際上,“名額分配”指的是廣州市公辦示范性高中以及省一級高中拿出50%的招生名額,放在中考第二批次招生錄取。
公辦示范性高中和省一級高中辦學水平都不錯,50%的招生名額放在第二批次,儼然名額分配是進入名校極為重要的一條途徑,特別是差校的尖子生也有機會讀名校高中,因為名額分配的本質是校內競爭。
那名額分配是如何分派到各個初中的呢?以下給大家解答。
每年5月中旬,招考辦會公布每所初中分配到的名額,所有初中(包括公辦&民辦),只要有符合名額分配的考生,都有機會獲得名額分配計劃。
而各初中獲得多少個名額分配計劃,與該初中的符合名額分配資格考生人數,以及該區符合名額分配資格考生人數有關。
省市屬學校名額分兩級面向全市分配:
①根據各區占全市符合名額分配資格考生人數的比例分配到各區;
②各區再直接根據區內各初中學校符合名額分配考生人數占全區符合名額分配考生人數的比例分配到初中學校。
區屬學校面向本區分配名額,根據各初中學校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考生數在本區所占份額,計算各初中學校可分得的名額分配計劃數,采用電腦派位方式將名額分配計劃隨機分配至各初中學校,電腦派位按上述方法完成。
只不過每個初中能擁有的指標數量是有限的,舉個例子,下面截圖來自廣州招考發布的《2024年廣州市普通高中名額分配結果》(越秀區節選),我們就以華附石牌校區為例,可以看出該校在越秀區的初中部的名額分配只有17個指標數,其中廣州市第七中學有1個名額,而反觀廣州市第三中學,是沒有分到華附石牌名額的,這意味著廣州市第三中學的學生不能通過名額分配這一途徑進入華附石牌校區。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名額分配具有隨機性,這是由市招考辦根據各初中學校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考生數占比,通過電腦派位方式隨機分配到初中學校的。因此,并不是每個學校都能保證每年都能獲得特定高中的名額,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符合資格的考生人數和電腦派位的結果。
雖說是具有隨機性,但另一方面,初中學校名額分配考生人數是符合全區名額分配考生人數的比例的。學校考生人數多,那么名額分配的人數也多,比如上圖的廣州市第七中學,名額考生453人,區屬名額就有117人;而反觀廣州市豪賢中學,名額考生只有116人,區間名額就只有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