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攤的時代真的要來了!現在關于公攤面積,不管是直接取消還是間接取消都在實施。現在就是房地產的一個大變局時代,之前建好的很多存量房恐怕都要受到沖擊。
最近,湖南衡陽官宣取消公攤,明確自2025年1月1日起實行商品房銷售,按套內面積計價。其實,在今年5月1日起,廣東肇慶市也官宣過商品房實行按套內面積計價上傳銷售。包括今年9月份,湖南湘潭也發布過按套內計價銷售的個宣傳。那很明顯,在2024年,樓市取消公攤的浪潮已經開始了。
現在很多城市之所以開始取消公攤面積,其實就是房子不好賣了,賣不動了,著急了。因為誰都知道,公攤面積其實就是一筆糊涂賬,然而這筆糊涂賬的利益傾斜對象是以房企為代表的既得利益群體,因為公攤面積普通人是很難測量的。再加上過去一二十年房價漲得確實比較快,然后又推高地價,以及剛需購房群體確實也比較多,那這就導致開發商所建樓盤的客積率越來越高,樓層也越來越高,公攤也越來越高,那這兩年最典型的公攤案例,青島的一個樓盤,購房時承諾的公攤面積約為31%左右,實際交房時,公攤竟然達到了驚人的46%,110多平的房子,實際面積只有60多平。
購房者,你說面對這樣的狀況,還怎么玩?一半的錢,你都花在公攤上了。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是在呼吁取消公攤面積,不為別的,就是想要一個透明的交易價格,就想看一看綁螃蟹的這個繩子到底有多重。然而呼吁那么多年,公攤還是沒有取消,現在很多城市卻開始陸續取消公攤面積,那背后的原因其實就是房地產不行了,房子不好賣了,從而取消公攤,降低購房成本,提高透明程度。
畢竟以現在房地產發展的趨勢來看,取消不取消公攤大家也已經不在乎了,因為現在很多城市新建樓盤得房率已經超過100%,這是相當于間接性的取消公攤面積。那比如今年浙江多地接連出臺新規,重點提到空中花園、綠化、陽臺等不計入建筑面積和容積率,也不參與其他配套設施指標的一個計算統計啊,一句話總結就是得房率要提高了,那按照新規,得房率有望達到100%,高的甚至能夠達到120%。那包括廣州、深圳、合肥長沙、西安、珠海、昆明、濟南等城市都在實施類似的新規。
也就是說,之前你買個100平的房子,你的實際使用面積可能只有70平左右。現在你買一個100平的房子啊,你的實際使用面積甚至可以達到100-120平。這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啊,兩個不同的產品,這就是修改規定,強行拉高品質,雖然沒有明確取消公攤面積,但效果比取消公攤面積還厲害啊。最關鍵的是,那這么高的得房率之下,價格倒是沒有大的變化的,相比于前幾年的房價,那現在的新盤價格還是更低,那這可是妥妥的政策羊毛哈。
大幅度提高得房率,就是在犧牲二手房,從而保新房,因為現在的存量房根本沒辦法和他競爭的,別人的價格更低,得房率更高,你說你還怎么競爭?并且這還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因為這樣的信號現在已經是非常明顯了,首先是最近兩年住建部不斷的在強調好房子的問題。好房子里面有一個標準,其實就是得房率高。然后是去年9月份,自然資源部也表示,建議取消士地拍賣中的地價限制,建議取消遠郊區客積率1.0限制。這也是在為所謂的好房子改善樓盤上步。包括今年一線城市也在取消7090政策,規信號是非常明顯的。
當提高得房率的建筑新規在國內普遍實施的那一刻起,就是商品住宅新時代徹底淘汰舊時代的時刻。核心就在于自新規產品對于市場上所有的舊產品都是降維打擊,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因為這是新產品,比之前的存量房得房率要提高30%到40%,價格還更低。這可不像過去的簡單一個產品升級,戶型改變,這是從內在的質的飛躍,這也會極大的沖擊那些大量持有二手房的人啊,特別是高層。所以不要以為房地產下行分化之下,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不行了,很多重點城市的高層,特別是得房率較低的高層,未來的壓力同樣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