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個熱搜話題,引起了我的注意:“遠嫁日本女子瘦成皮包骨”“遠嫁日本女子骨頭摔斷了”。
說的是湖南華容的向媽媽呼吁全網幫忙尋找失聯16個月的女兒向曉芳的故事。
女兒向曉芳遠嫁日本十幾年,一直跟家里人保持聯系,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徹底失聯。
父母聯系不上女兒,不知道她在異國他鄉過得怎么樣。
見不到人,不知道到底是死是活,是不是被人害了,心里萬千哀思,傷心著急的不得了。
向媽媽想要去日本找女兒,哪怕前途千難萬險,她也要去。
無奈老伴中風,離不開人照顧,心里同時牽掛著女兒,分身乏術,身心俱疲。
她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會想到女兒,一想到女兒就會哭,眼睛都快哭瞎了。
向曉芳大學畢業,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如果順風順水的話,她會找到一份專業相關的工作,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工作,或者待在父母的身邊。
她貌似是獨生女,在已經曝光的新聞媒體事件中,沒有其他親屬露面,只一個相熟的堂姐半出鏡。
她有一份絕對拿得出手的親情。
我想當她提出要遠嫁日本的時候,父母是一定不會同意的。
但沒辦法,胳膊擰不過大腿,父母也拗不過子女。
只要是兒女堅持的愛情,父母就算再不認可,也只能咬牙認同。
除非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能夠不怕子女對父母反目成仇,不怕子女把父母當成自己神圣愛情的攔路虎。
為了和一個認識的在日本的留學生網友相愛,向曉芳在西安自學了幾個月的日語。
隨后更是來到了男孩所在的日本,一天打三份工,承包男孩讀研究生的費用,和自己的學費。
“向寶釧”苦苦打工三年,等來的卻是網友男友的背叛。
網友在當地找了一個日本女人,一山更比一山高,他在向曉芳這里吃完軟飯之后,在她這里得不到更多助力了,傍到了更大的飯碗。
原來這個華而不實的飯碗,只能狠心舍棄了。
從始至終,他誘騙向曉芳來到異國他鄉,圖的就是她的顏值,她的情緒價值,她的金錢付出,把她當做一個前進的跳板,一腳蹬了。
徒留向小芳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的街頭茫然四顧,漂泊無所依。
這個時候,我想到的是她可以選擇回國,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回到親人的身邊。
但我不是向小芳,她顯然不這么想。
一生要強的中國女人,她也許想的是不能衣錦還鄉,猶如錦衣夜行,自己的面子過不去。回來面臨的也是別人的指指點點,自己的臉該往哪里擱。
關于她要強的這一點個性,從新聞中說,她后來在日本工作不順利,父母給她轉賬了六千塊錢,她給退回來了,并沒有接受父母的好意。
出了社會就是成年人了,不應該麻煩父母了,也許她心里這樣想。
自己什么也沒有為父母做,反而讓父母這么大年紀了還為她操心,想必不要父母的錢,就是她最后的倔強與自尊。
所以她要強的性格也決定了她的命運,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沒有回頭,選擇了繼續向前走。
經一位華人朋友的介紹,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這個老公簡直是網友2號,因為他也要靠老婆資助自己讀書。
愛情的甜蜜是一時的,遠嫁的弊端是不容忽視的。
因著文化和三觀的差異,在中國家庭經濟狀況不行的情況下,女性也能頂半邊天。
可在大男子主義的日本,好強想出去工作拋頭露面的家庭主婦,引起了男主人的反感。
可能日本人的想法是:你就算窮死餓死,也不能讓我沒面子,你出去工作就是丟我的臉,就是在說我無能,連自己的女人都養不活。
在婚姻中,愛是遮羞布,它能遮住戀愛關系中,對方身上的所有缺點,并且自動轉化為優點,導致對方在你眼里就是情人出西施,完美無缺,他怎么這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