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是很多人的必備通訊工具,而安卓智能機,則是近年來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產品,從曾經四五千元的旗艦機皇,到現如今爛大街的千元機,讓安卓機器人進一步普及。本期,小編與大家分享一款早期的安卓旗艦機皇,來自摩托羅拉MT887,它的外形僅有8.35mm,在那個時代屬于薄如刀鋒的存在。不僅如此,MT887其他硬件配置及設計也一一緊跟當時潮流,是少有的一代顏值先鋒機型。
外觀上,MT887以薄為特點。機身一樣是直板造型,只不過,當年手機的厚度大多是10cm往上走,摩托羅拉一心要找賣點,選擇了纖薄這個方向,于是就有刀鋒產品系列續作,MT887算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為了盡可能將纖薄做到底,MT887在極大壓縮機器內部構造的同時,機身外殼材質(據說)選擇了極為稀有的凱夫拉纖維,使用一體成型構造,讓機器的厚度控制到了8.35mm,重量僅有125克,這個參數哪怕放到十幾年后的今天,依舊非常有競爭力。在機身外殼顏色上,小編拿到手的這臺是紫色版本,另有黑色、白色、黃色可選。
從外觀到機身正面,MT887的設計無可挑剔,其正面依舊是由熟悉的屏幕核心區組成。相比較現在的手機,MT887在那時沒有全面屏一說,機身屏幕的邊框很寬,不但有屏幕本身的玻璃和黑邊區,還有拼接的中框,組成了雙邊框。MT887的屏幕額頭處有一指寬,設計了前置30w像素的攝像頭、聽筒、充電指示燈、距離、光線感應器等,下巴處也有一指寬,絲印了運營商的logo。左右邊框目測有3mm以上寬度,且因為機身中框的存在,讓機器看著更加肥碩,單手握持手感一般。
從邊框到屏幕,看得出它也用了單玻璃鑲嵌的方案,但并沒有全貼合的工藝,這種大灰屏讓MT887的質感下降了很多,但在當年顏值已經算非常高的產品。MT887的屏幕尺寸為4.3英寸,使用540*960分辨率,ppi精度256,同樣穩穩占據旗艦榜,顯示極為細膩精準(同時期的同尺寸屏幕,多數使用800*480分辨率)。點觸MT887的屏幕,亮屏之后,它的色彩豐富鮮艷,字跡細節處沒有顆粒感,lcd屏幕耐看,只是可視角度一般,觸控流暢度還好。
翻轉MT887到機身中框與后蓋,這兩處設計最能體現機器的纖薄特色。中框上,MT887的按鍵與拓展接口布局,與現在的手機類似,不同的是,它將sim卡與tf卡拓展卡槽也放在了中框上,用了大號的保護帽。側邊握持機身,更能體現它的纖薄程度,且中框不是規整的直角邊,而是刻意在棱角處做了弧形過渡,讓機子顯得更加圓潤。至于機身后蓋,其攝像頭處做了明顯的凹凸處理,也是它拉高了機器厚度,不然機器會顯得更薄。在拉高的攝像頭模組處,MT887僅有一個80w像素后置鏡頭,一個閃光燈,一個外置揚聲器,排列整齊。
硬件上,MT887使用了當時的德州儀器OMAP4430,它是一顆雙核1.2ghz芯片,性能調校不差,畢竟是旗艦機。存儲組合上,MT887用了1gb加4gb的方案,其中因為安卓4.0系統的原因,4gb的內存里還要分出1gb以上的大容量存儲空間(相當于存放系統緩存、三方資料的),200-500mb的系統空間,剩下1gb左右的才是date分區,也就是用來安裝程序的空間,如果裝滿了就無法再安裝。在續航上,MT887用了1750mah電池,內置不可拆卸設計。
開機使用MT887,小編手上的這臺二手機器還可以正常使用。開關機時間上,MT887加入了快速開關機設置,屬于安卓4.0的特性,較為實用。來到鎖屏與桌面,MT887的原生安卓系統,雖然一脈相傳,但現在看來,它卻像是一個古董系統。一是系統桌面的圖標,非常凌亂,圓潤與矩形的樣式都有,大小號錯亂;二是桌面的狀態欄沒有沉浸式設計,黑邊突兀;三是系統的多任務樣式,是傳統布局,沒有國內定制ui好用。來到日常使用的模擬上,MT887的反應速度慢,過渡動畫生硬,系統APP操作卡頓,遲滯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