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從10月中旬開始的雙11,只是預熱或者序曲的話,從10月31日晚上到11月11日晚上,這段時間應該是大戰的核心時間段。
當然,今年的產品價格并不是很給力,電商平臺沒有那么慷慨,廠商也有各自的算盤,加上上游漲價,很辛苦。具體到手機領域,主要是iPhone降價,安卓漲價,華為等待雙11后,自創獨立行情。
先看看蘋果,iPhone 16系列降價500元,最低5499元。
這次的iPhone存在感確實不高,雖然內存升級到8GB,雖然用了A18處理器,但基本款6.1英寸的設計還是沒有變化,Pro版倒是升級到6.3英寸。
估計明年iPhone 17登場的話,不排除基本款也升級到6.3英寸,屆時6.1英寸的iPhone 16就會跌落塵埃。所以,如果不著急,還以再等一年。但如果已經到了更換的時間點了,那么現在買就是最合適的。
而保值等問題就不用考慮了,從iPhone 15開始,二手價格就下跌得很快,所以買了就是只管用就好。同樣,蘋果手機的光環也基本消失了。還是那句話,買來就是自己用得可心就好,不著急也可以等一代。
再看看安卓,主打一個漲價。
由于驍龍8至尊版和天璣9400升級都很大,讓系統得分從安兔兔200萬直接跳到300萬分,所以兩個SOC的價格也提高了,讓手機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做精簡。比如說,今年1英寸主攝都換成小CMOS了,影像創新上乏善可陳。
很多手機售價也是3999元起,而是4499元起,價格提升不少,當然配置給的也多。但總體處于優化階段,而非跨越式提升。
為何安兔兔漲了50%得分,游戲功耗大降,反而沒給我們一個跨越式提升的感覺呢?
主要原因還是APP上沒有新的產品,大家還用的老APP,然后廠商非說手機升級了,但用戶感知不強,這樣動力就不足。如果手機上有《黑神話:悟空》這樣畫質,這樣話題度的產品,則一定能帶動新手機的銷量,但現在這個時間點是沒有的,廠商還在拿老游戲的智能插幀、提升分辨率說事。
所以,這種情況下給人的感覺還是不明顯的,自然覺得手頭的手機還能再戰一年。
華為方面,則是好戲剛剛開始。
新品方面,目前就是nova 13系列,首銷破11萬臺。其售價2699元起,顏值高,拍照好,接下來還有HarmonyOS 5.0的升級可以期待,熱銷并不奇怪。
當然,大家最惦記的是Mate 70系列,這款手機也基本預定了今年年底的手機大戰C位。
回想去年的Mate 60系列,顏值高,體驗好,今年的Mate 70系列確實值得等待一番。
所以,如果今年雙11選擇,評價君有這么幾個思路:
游戲派,2400元的天璣9300+手機就不錯,最高是3999元的iQOO 13。
游戲+拍照派,可選小米15系列,OPPO Find X8系列,榮耀Magic 7系列,不建議Pro版,基本版就行。至于vivo X200系列,可以等眩光問題給出方案再定奪。
旗艦派,華為Mate 70系列優先,iPhone 16 Pro和Pro Max其次;
輕薄派,nova 13,以及OPPO、vivo、榮耀的輕薄機型都不錯;
入門派,優先考慮驍龍8s Gen3和驍龍7+ Gen3的產品,不用超過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