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OS更新版本的推送,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在當地時間10月28日正式上線。根據官方信息,蘋果的AI核心功能包括了寫作、照片處理以及語音助手的改進。
消息發布后,蘋果漲超1%,最終每股收233.400美元,但盤后微跌,顯示相關AI功能并未超出資本市場預期。
“蘋果的AI是從系統層級對手機應用進行重構,但對于國產手機而言,文檔改寫,圖片消除功能已經是半年前的應用。”一位手機廠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業內現在關心的是蘋果AI能否改變當前傳統的OS形態以及如何改變手機上的交互方式。
“除了硬件收入外,智能手機上的軟件模式主要基于APP的生態,并衍生出競價排名體系,這也讓蘋果成為了最大受益者,但未來AI可能會消滅這種排名,從而對現有商業模式產生深遠影響。”上述人士說。
應用程序正在被AI改變
從發布的內容看,蘋果在AI上的更新更像是提供了一種“基礎款”,多數以現有服務為基礎。
比如,提供了全系統范圍內的AI寫作助手,可以優化包括郵件、信息、備忘錄在內的文本。又如在“照片”應用中,提供“清理工具”,通過選中圖片中不想要的人物或物體,能夠做到一鍵去除。
對于更多的AI功能,蘋果表示將在12月的系統更新中陸續推出,包括將ChatGPT服務集成到Siri中,以及推出更強大的圖像生成工具。此外,對于中國市場,蘋果CEO庫克稱正在努力推進相關流程,推進AI在中國的上線。
而比起蘋果的謹慎,行業內的其他廠商已經開始探討AI對于應用層帶來的影響。
“我們曾經把電腦上的東西稱為程序,但在智能手機革命中,我們開始談論應用程序,如今,這種情況將再次發生變化。”高通公司總裁兼CEO安蒙在近日的驍龍峰會上表示,每個應用程序都有可能因AI的引入而被改變,因為計算設備現在不僅能理解語言,還能理解圖像。
安蒙認為,AI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殺手級應用,而是將改變所有APP,新的應用程序正在被創造出來。
而這種改變在榮耀CEO趙明看來正在發生。“傳統的OS已經固化,無論是安卓還是iOS的演進都走入了瓶頸,消費者已經不再關心手頭的機器是安卓15還是iOS 18,而是關注AI時代中,終端能帶來什么樣的跨越體驗。鴻蒙正在解決的依然是當下安卓時代的一系列問題,榮耀MagicOS提出的則是面向未來的OS方向。”趙明在不久前的一場采訪中說。
“比如之前我還在和榮耀AI智能體說點杯瑞幸的美式咖啡大杯,現在我就可以說幫我點杯喝的,我有點困了,只需接收簡單的文字和語音指令,智能體就可以模擬人類操作手機。”趙明稱,目前相關技術可以實現用戶理解的類別達到950項,對于模糊的指令,AI開始能夠自動識別并作出判斷。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則對記者表示,AI手機發展第一階段更多的是對原有手機功能的改善或提升,因為整個手機的功能是比較偏向于提升,并沒有帶來一些全新的交互方式或功能價值。第二階段AI手機會帶來一些以AI智能體的方式呈現的新功能,即手機通過內置本地化的端側模型,真正解決AI手機和用戶下載第三方AI APP的功能的區別。
“通過端側的模型,智能體可以實現對用戶的個性化服務,包括一些信息的整合、關聯和處理。這對于部分中高端消費人群在消費、工作、生活及出行各方面是會帶來一些體驗和革命性的創新,現在安卓各個廠商正在試圖推動AI手機進入第二階段。”郭天翔對記者說。
OS重構下軟件收費模式如何走?
互聯網收入是當前手機產業能夠持續發展的主要來源,伴隨著手機銷量的提升,移動應用的快速迭代支撐了中國整個移動互聯網的黃金十年。但在移動流量見頂后,一些變化正在發生。
華為終端云服務的一位負責人曾在一場閉門會議中表示,智能手機不斷強化形成了基于APP的生態,比如超級APP,但在AI時代,手機上的應用一定會延展至平板,到PC,甚至到家里的大型終端、戶外的運動設備、健康設備以及智能汽車車機設備。
言外之意,當設備的形態發生變化時,驅動信息和服務的分發驅動技術也在AI下發生變革。這也是手機廠商在操作系統層面投入的核心原因。
“事實上,行業已經走向了一個新的周期,AI的到來首先要變革的是交互,交互的下面核心就是OS,而OS的核心是AI重構OS。”榮耀產品線總裁方飛在一場技術分享會上表示,如果說之前大家都是用圖形化Graphic UI,下一步的發展就是IUI(Intention UI)或者VUI(Voice UI),即操作系統知道用戶的意圖并基于意圖來進行交互的界面,這個時代肯定會到來。
方飛表示,目前智能手機可以基于大模型本身的能力對用戶端側數據的融合理解、語義索引、分層組織和深度挖掘推理,結合端側RAG(檢索增強生成)能力,把這些知識匯聚起來打造個人知識庫,從而構建一個全方位的“超級終端”。
從另一個層面看,手機互聯網收入中,核心模式即競價排名,如果AI智能體能夠直接調用應用服務,不需要用戶直接下載的話,或許應用商店中的排名付費榜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搜索置頂廣告、今日頭條的一屏就沒有了安身的空間,也就無法向手機廠商分成。iPhone的搜索框合作,幾百億美金的利潤,也就沒有了空間。
但也有手機廠商認為,原本APP和操作系統是各自為戰,現在手機廠商用AI把應用程序上的能力進行調度和分發,流量并不會因為智能分發形式的變化而減少,反而會因跨終端的能力,而變得更大,對于互聯網廠商則是另一種收入形式。
“核心是無論流量的載體發生何種變化,哪一家的跨終端協同能力越強,就能掌握越多的用戶。”趙明說。
“將AI集成到手機設備是一筆昂貴投資,需投入大量研發資源來開發和訓練數十億參數的模型。”Counterpoint Research合伙人兼研究副總裁Neil Shah預測,AI的商業化將成為必然趨勢。
“未來包括蘋果在內的手機廠商可能會采取多種商業模式來應對這一挑戰,比如向開發者收取費用或讓用戶為使用高級AI功能付費等。”Neil Sha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