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小時候,一份生日禮物,是一個奧迪的1:24玩具模型。那臺車叫做奧迪A2,年幼的我當時只知道國內能見到的幾款奧迪,主要是A4、A6,根本不相信有一款車叫A2,因為它簡直太不一樣了,不是轎車、不是SUV,圓滾滾的小車,后玻璃還和車頂連在了一起,好神奇。
后來,有了互聯網,我學會了查資料,才知道奧迪A2的故事,這是一臺奧迪在2000-2005年生產的五門小型車,僅僅一代車型,但在當時有著很多個第一,不過因為銷量不佳,2005年奧迪A2停產。
奧迪A2是當時奧迪唯二采用全鋁車身的車型,也就是ASF奧迪空間架構,一臺是A2,另一臺是A8。因此A2的整備質量約900kg,放在今天來看都是相當輕量化的產品。依托于它獨特且有辨識度的外觀設計,當年,奧迪A2是風阻最低的汽車,風阻系數僅有0.25。
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是,奧迪A2為了減重,將引擎蓋設計成了可拆卸的,維修時沒有液壓桿或者金屬桿來支撐引擎蓋,而是把兩邊的鎖扣打開直接端下引擎蓋。而日常的檢查機油位置或者添加玻璃水,把中網打開就可以了,很類似現在奔馳EQS在側面增添玻璃水的預留開口,很巧妙。
在當時,為了追求極致的油耗水平,奧迪A2還上市了一款搭載1.2TDI柴油三缸發動機的車型,同時,用著現在新能源車流行的封閉輪圈,去掉了很多舒適配置,甚至玻璃都要比其它車型更薄一些,油箱34L,但它的理論續航能超過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打進了3L以內,這可是現在第一梯隊的插電混動車才能實現的油耗水平,奧迪早在25年前就做到了,用的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彼時,它也是歐洲第一臺能把油耗控制在3L以內的五門汽車。
不過奧迪A2僅生產了5年,一方面是由于全鋁車身材料成本過高,另一方面因為奧迪在當年沒有和它同平臺同級別的車型,所以A2是單獨開了一條生產線,再加上那時修車工藝不如現在,維修全鋁車身的價格也很高,導致很多保險公司甚至不給全鋁車身的車型(包括奧迪A2)承保,種種原因,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根據相關報道,每賣掉一臺奧迪A2,奧迪會虧損7530歐元,終于,奧迪A2在2005年停產,并且之后再也沒有復產和換代。
上:2011 A2電動概念車
下:2024 A2 e-tron 25周年紀念概念車
再之后,奧迪在2011年推出過A2的電動概念車,但當時只作為展示,完全沒有量產想法,而且那臺A2和老A2沒什么關系,也談不上漂亮。直到今天,一款名為A2 e-tron的概念車進入了我的視野,它依然是A2那般圓頭圓腦的模樣,將采用純電驅動,以紀念奧迪A2誕生25周年。
結合A2的理念,A2 e-tron也可以向輕量化發展,畢竟有了電池之后,現在的電動汽車都太重了,當汽車更輕,必然電耗降低,續航還有保證,對于環保而言也是積極的作用。而且A2 e-tron保留了當年A2的樣子,直接來了一波回憶殺,經過“燈廠”的多年沉淀,它的前后車燈復古的同時內部科技化程度更高,前后車標也能夠點亮,假設能夠量產,走在街上設計一點都不過時。
車內目前奧迪只公布了座椅圖,可以看到概念車使用織物材質的一體式座椅,中間頭枕下有A2 e-tron的金屬銘牌,十分精致。
如果說當年奧迪A2因為過于先進而生不逢時,但在這個更為成熟的電動車時代,A2 e-tron真是個不錯的想法,小巧、靈活,要是還能像當年那樣,充電一次就能完成500公里的長途,放在今天,這類小車里,都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不過奧迪目前仍然表示暫時沒有未來量產這款車的計劃,但也很慶幸奧迪還沒有忘記A2,假如它有天真的量產,請奧迪保留這個外觀,它值得被今天的消費者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