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Vision Pro頭顯自發布以來,就以其高端的配置和先進的技術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然而,高達3500美元的售價,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這價格簡直就是科技產品中的“奢侈品”,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花費如此高昂的價格去購買一款頭顯設備,實在是有些不切實際。
畢竟,這個價格足以購買一臺高端電視、一套音響系統、一臺電腦和一部相機的組合了。如此高昂的價格,使得Vision Pro頭顯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大打折扣。
市場的反應也證實了這一點。自今年2月份上市以來,Vision Pro頭顯的銷量隨著新品發布后的熱情消退而逐漸走低。
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蘋果Vision Pro的銷量約為37萬臺,而其競爭對手Meta的Quest系列頭顯,在同期的銷量則達到了數百萬臺。
這樣的銷售數據對比,讓蘋果在混合現實領域的步伐明顯落后于Meta。Meta的頭顯產品不僅更早進入市場,而且價格更為親民,這讓消費者更愿意選擇Meta的產品。
面對需求低迷的狀況,蘋果公司不得不采取措施。據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蘋果自今年初夏以來就已大幅削減了Vision Pro頭顯的產量。
目前,立訊精密每天生產約1000臺Vision Pro頭顯,僅為高峰期產量的一半。
一些工廠甚至在5月份就暫停了Vision Pro部件的生產,倉庫里仍然堆滿了數以萬計的未交付部件。同時,蘋果還通知其中國裝配商立訊精密,可能需要在11月份停止生產。
此外,蘋果還暫停了第二代Vision Pro的開發至少一年,轉而將精力投入到開發低成本版本的頭顯設備上。
蘋果似乎已經意識到,高價策略在頭顯市場并不適用,只有推出價格更親民的產品,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據悉,蘋果已通知供應商,未來將生產400萬臺低成本頭顯,但這一數字僅為最初Vision Pro生產計劃的一半,顯示出蘋果對廉價版頭顯的銷售前景也持謹慎態度。
蘋果Vision Pro頭顯的這場“尷尬之旅”,給蘋果公司敲響了警鐘。
在科技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僅僅依靠高端的技術和品牌影響力是不夠的,還需要考慮產品的價格和市場需求。如果蘋果不能及時調整策略,推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那么它在混合現實領域的發展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蘋果Vision Pro頭顯就此失敗。
畢竟,蘋果公司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它仍然有可能在未來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混合現實頭顯市場的前景依然廣闊。蘋果能否在這個市場中重新崛起,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