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
10月22日,合肥市工信局公布,截至10月21日,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突破130萬輛,同比增長74%。數據顯示,1至9月合肥市汽車產量達131.17萬輛、同比增長33.4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92.75萬輛,同比增長74.47%。今年前9個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2023年全年。
小鵬汽車再度回應“私下與歐盟談判”一事:未私下與歐盟接觸談判
據新華財經,何小鵬因近期在巴黎車展就關稅問題接受了媒體采訪,而引發小鵬汽車被傳私下與歐盟談判,“背刺”中國汽車行業。小鵬汽車近期曾向媒體回應稱“從未與歐盟私下達成任何形式的關稅協議,小鵬汽車嚴格遵循國家相關統一部署,參與配合歐盟關稅談判工作。”
然而市場對此回應也有爭議,因為小鵬的回應是“未與歐盟私下達成任何協議”,而中國機電商會的表述里是“歐盟單獨與部分企業進行價格承諾談判”,即存在著雙方進行私下談判但未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對此,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鵬未私下與歐盟接觸談判”。
比亞迪自研智駕再整合,沖刺明年落地
據科技媒體36氪報道,比亞迪內部負責自研智駕的天璇開發部與天狼研發部近期已經整合。整合后,初步的自研智駕落地時間是明年年中,包括高速智能領航和城區智能領航功能,落地車型選擇了比亞迪百萬元級高端品牌仰望。
花旗:比亞迪第三季度盈利勢頭可能更強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得益于銷售強勁、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收入結構的變化,比亞迪第三季度盈利情況可能會更好。根據投資者反饋,他們預計比亞迪第三季度凈利潤在人民幣105億元至118億元。
豐田首席科學家普拉特欲探討生成式AI用于自動駕駛
據共同社,豐田汽車首席科學家吉爾?普拉特(Gill A. Pratt)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計劃探討將生成式人工智能(AI)應用于自動駕駛技術。普拉特指出,未來可能實現以遠少于以往的數據避免碰撞危險。
全球企業在最尖端自動駕駛技術開發領域競爭激烈,無人出租車也已出現。普拉特認為,各公司在技術方面都達到了一定水平,問題已從技術過渡到事故責任歸屬、社會接受度等“社會、法律和經濟層面的問題”。為了實現普及,似乎需要整個社會的討論。
通用汽車宣布上調2024年全年財務預期,凈利潤預計104億至111億美元
當地時間10月22日,通用汽車宣布上調2024年全年財務預期:凈利潤預計104億至111億美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預計140億至150億美元,調整后攤薄后每股收益預計10至10.5美元,調整后汽車業務現金流預計125億至135億美元。通用汽車表示,公司第三季度在中國零售銷量環比增長14%,創下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單季漲幅,包括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在內的新能源產品銷量首次超越燃油車。該公司第三季度凈收入為488億美元,凈利潤31億美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41億美元。
現代汽車正擴大電池研發團隊,加快開發全固態電池
據KoreaTimes報道,現代汽車正在積極招募電池研究專家,推進其下一代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候選人有兩周的時間申請職位,成功的申請者將在現代位于京畿道的Uiwang研發中心工作,負責電池樣品設計、質量管理、設備維護和材料管理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