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機時,順便逛逛機場的免稅店,挑選幾件價格實惠的免稅商品,跨境旅行的人對這樣的消費場景一定不陌生。
免稅商品是指免征關稅、進口環節稅的進口商品和實行退(免)稅(增值稅、消費稅)進入免稅店銷售的國產商品。免稅店通常開設在機場、邊境口岸或是特定的離島免稅區,以方便離境或離島的旅客消費。
如今,城市里的免稅店正在興起,免稅品消費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前不久,財政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印發《關于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的通知》,明確自10月1日起,在廣州、成都、深圳等8個城市各設立1家市內免稅店。此外,現有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的13家外匯商品免稅店也將轉型為市內免稅店。
相比機場、離島免稅店,市內免稅店有不少競爭優勢。機場、離島免稅店設于特定區域,與市內其他商圈割裂,消費輻射作用有限;市內免稅店多位于核心商圈,地理位置便利,且服務對象有所擴展,持出入境有效證件即將于60日(含)內搭乘航空運輸工具或國際郵輪出境的中外籍旅客都可享受免稅政策。同時,購買更加便捷,支持市內購買后口岸提貨,一次性攜帶出境。
開設市內免稅店,是促進消費的有益舉措。我國免稅消費體量較大,但長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流現象,一些消費者習慣于在境外購買免稅品。提升出入境旅客在國內免稅店購物的便利程度,有利于更好滿足居民品質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有效促進境外消費回流,進一步釋放中高端消費潛力。
設立市內免稅店,也有助于更好把握跨境旅游熱點,打造“跨境游+免稅購”的一站式消費體驗。今年以來,得益于免簽政策、航班復蘇、支付便利等因素,越來越多的外國旅客來華旅行。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818.6萬人次,同比上升48.8%。作為跨境旅游業的重要一環,免稅購物的擴容升級,可以有效豐富跨境游體驗,實現旅游與消費的良性互動。
目前,我國市內免稅店的設立和改造工作正有序進行。著眼未來,市內免稅店既要練好內功,將旅客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在商品品類、購物體驗上下細功夫,打造良好的經營形象和消費者口碑;也要樹立品牌意識,廣泛運用社交媒體推廣、聯名合作等營銷手段,打響市內免稅店的知名度。此外,也不妨適度擴大優質本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