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22日,在原生鴻蒙之夜暨華為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HarmonyOS NEXT(HarmonyOS 5)。
HarmonyOS NEXT也被稱為“原生鴻蒙”。因為從NEXT開始,鴻蒙將不再依賴傳統的Unix內核和Linux內核,不兼容安卓,而是依靠自主的鴻蒙內核,成為一支真正獨立的操作系統派系。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介紹道,截至目前,鴻蒙在中國市場占據Top2的領先地位,擁有1.1億+的代碼行、675萬注冊開發者和10億+鴻蒙生態設備。
同時,已經有超過1.5萬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通用辦公應用覆蓋全國超3800萬個企業,數千個政企內部辦公應用加速上線。余承東表示,鴻蒙生態已實現歷史性突破。
回顧時間線,鴻蒙操作系統在2015年立項,HarmonyOS在2019年正式發布,2024年原生鴻蒙上線,可謂十年磨一劍。而10月22日的發布會也成為全球操作系統江湖的歷史性時刻,在iOS、安卓稱霸的移動終端市場上,原生鴻蒙之力已經崛起。
與此同時,10月22日,原生鴻蒙開啟華為Pura 70系列,華為Pocket 2系列和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 2024款三款設備公測。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nova flip、nova13系列等更多設備將陸續在2025年加入公測。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原生鴻蒙推出后,Harmony4.X的系統和HarmonyOS NEXT的系統會并行一段時間,讓消費者進行選擇,華為將提供切換工具。至于兩套系統會并行多長時間,還要取決于生態的成熟程度。
“爬北坡”
在華為的計劃中,第四季度原生鴻蒙就將進行商用,今年以來一直在加速推進。6月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HarmonyOS NEXT Beta正式發布,主要面向開發者和先鋒用戶;10月8日,HarmonyOS NEXT開啟面向C端消費者的公測;10月22日,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
如今,隨著正式版本的推出,原生鴻蒙商用也進入倒計時。根據供應鏈消息,HarmonyOS NEXT預計會搭載在Mate70手機上,或在今年11月發布。
一位軟件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所有偉大的互聯網產品,都必須要面對C端市場化的全面檢驗。對于原生鴻蒙來說,商用是一場新的考驗,是真正獨立走上‘社會’的考驗。”
HarmonyOS NEXT推出后,外界最關注的就是原生鴻蒙相比iOS和安卓,究竟有哪些差異化。
在一位華為內部人士看來,構建鴻蒙并不是平替安卓和iOS,用平替去做也不可能成功,鴻蒙就是要做出自己的先進性。比如在架構的創新上,鴻蒙真正實現了一套系統滿足不同終端設備的需求,這是iOS和安卓都沒有做到的,并且鴻蒙還做到了軟硬芯云的協同。
同時,原生鴻蒙也在根技術上進行攻堅,做到自主可控。根據余承東在發布會上的介紹,從操作系統內核、文件系統、數據庫、到編程語言和編譯器等,全面突破操作系統的核心技術,使整機性能提升30%。
具體到手機體驗上,設備互聯、AI功能、隱私安全等方面都有所升級。據了解,原生鴻蒙基于全新分布式軟總線,在更低功耗下跨設備連接速度可提升3倍,可以完成跨設備剪貼等多種體驗;通過近場感知技術,兩臺設備靠近一碰就可以快速分享圖片、淘寶鏈接、B站視頻等。
在系統級AI上,華為首次將原生的AI能力融入操作系統,在盤古大模型加持下,小藝具備更強的感知、推理能力,任務成功率超過90%,知識量突破萬億;自研星盾安全架構可以禁止開放9類不合理權限,降低隱私泄露風險。
軟件方面的更新之外,今年華為手機的持續回歸,也為鴻蒙的拓展提供硬件基礎。對于華為終端而言,原生鴻蒙也是不得不做的選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戰役,華為內部人士也把鴻蒙稱為“爬北坡”。
因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把科技高峰形容為喜馬拉雅山頂,并表示:“我們知道會慢慢爬上一個很高的高峰,當然,我們可能從北坡爬,北坡陡一點,困難一點….”。近年來,在外部壓力之下,華為繼續攀爬著操作系統的“北坡”。
生態加速
鴻蒙生態在經歷多次迭代后,正逐步走向成熟。面對全球智能終端市場的激烈競爭,原生鴻蒙不僅展現了強大的創新能力,也在持續探索如何解決生態建設中的問題,走向更廣闊的未來。而這條路途上,鴻蒙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方面,原生鴻蒙整體系統還在不斷迭代中,還需要不斷進化。
華為終端BG軟件部總裁龔體近日表示:“從現在幾十萬參加的HarmonyOS NEXT公測的用戶來看,NPS(用戶的凈推薦值,關鍵指標)比4.2版本提升了十幾分,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同時也看到現在的問題還是非常多,從輿論的統計來看,盡管80%多的用戶給出好評和中評,但還是有百分之十幾的差評。除了生態的完備性外,(鴻蒙)作為一個新的系統還存在一些問題,正在快速的迭代和解決。”
他也指出,原生鴻蒙的目標不僅僅要把這個產品做到可用,而是希望鴻蒙的產品基于OpenHarmony在六大基礎體驗(高端精致、簡單易用、極致流暢、純凈安全、原生智能以及全場景體驗)上形成長板。
另一方面,鴻蒙生態的成功離不開開發者的支持,如何吸引更多開發者是持續的課題。
作為生態建設的核心力量,開發者的參與對于系統的持續創新和應用場景的擴展至關重要。自鴻蒙系統推出以來,微信、釘釘、支付寶等行業巨頭紛紛加入了原生鴻蒙生態。
釘釘CTO程操紅透露,釘釘早在2023年11月便啟動了鴻蒙原生應用開發。通過鴻蒙的一多框架,釘釘實現了“一次開發,多端部署”,開發周期縮短了40%,提高了開發效率。與此同時,WPS團隊也和鴻蒙緊密合作,金山辦公高級副總裁畢曉存表示,WPS耗時一年,編寫了超過4000萬行代碼,成功完成了跨平臺適配。
當前,鴻蒙原生應用已經覆蓋了18個垂直領域,“我們預測今年年底整個鴻蒙原生的應用會超過10萬個,基本能夠做到生態可用、好用。”龔體表示。
然而,長尾應用的遷移問題依然存在。為了提升開發便利性,華為已經推出了多項措施,旨在為開發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工具和平臺,推動生態建設的進一步完善。
華為鴻蒙的成長之路并不平坦,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據悉,2011年至2019年是鴻蒙技術探索的階段,華為進行了長達10年的技術預演;2019年鴻蒙正式發布,成為應對外部壓力、解決“活下來”問題的關鍵舉措;2020年華為啟動了原生鴻蒙系統的產品化進程,這標志著鴻蒙進入了創新發展的新階段。
通過多個版本的快速迭代,鴻蒙初步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Counterpoint數據顯示, 鴻蒙操作系統在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全球市場份額成功突破4%。在中國市場,得益于華為旗艦產品的熱銷,鴻蒙首次超越iOS,成為市場第二大操作系統。
對于原生鴻蒙接下來的商用計劃,有華為內部人士表示,今年主要在手機、平板等產品上開始商用,明年將在智慧屏、車機等設備上實現全面的原生鴻蒙。華為計劃用今明年兩年時間,把國內生態做成熟,然后再開啟鴻蒙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