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與蘋果同一天“撞車”發布新品的,目前可能只有華為一家。
憑借全球首款量產三折疊手機,華為的人氣出奇高漲,“科技春晚”的名號似乎要易主。19999 元起售的 Mate XT 很夸張,幾乎是華為當前售價最高的智能手機,但這并不妨礙它成功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力。歷經多代沉淀,華為將內折、外折兩條產品線上所積累的技術,放到了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上。
三折屏形態很吸睛,展開后的大屏很震撼,前期不僅一機難求,華為線下門店的展示機都是鎖在柜子里,普通人很難買到,也很難體驗到。因此,外界對Mate XT的產品力、體驗感,以及第一款三折疊手機的完成度怎么樣,新形態的前景如何,有更大的期待。
如今Mate XT熱度已不如前,外界對三折疊的討論回歸理性,逐漸擺脫了“朝圣”的眼光。
抱著好奇的心態,小雷拿上了 Mate XT,作為主力機使用了一段時間。全球首款三折疊好不好用?體驗有沒有為三折疊形態讓步?新形態對日常使用究竟是有幫助還是有退步?這篇深度體驗內容一次講明白。
學會開合是使用Mate XT的第一堂“必修課”
“折疊新物種”的氣場不言而喻,無論是我還是其他拿到華為Mate XT的用戶,在駕馭它之前,如何優雅地開合,是一門必修課。好比“一夜暴富”的你買了一輛超級跑車,你需要花時間適應它超低矮的坐姿和夸張的剪刀門,優雅沒什么用,但至少要讓人知道你很有經驗。
就算你到華為線下終端體驗這款手機,旁邊也會有工作人員全程看著,第一件事就是教你怎么樣展開和折疊。為了讓你對Mate XT的可靠性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包裝紙、系統開機引導等會多次強調各種注意事項。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Mate XT能實現二次彎折的效果,背后有兩套精密的鉸鏈系統支撐,一條服務于內折,另一條則服務于外折。很顯然,這是華為在內折和外折兩條產品線積累下來的結果。
兩條鉸鏈的阻尼和效果有所區別,想要完全展開Mate XT需要注意打開順序。首先是輕輕用力掰開內折的部分,再用小指摳開外折部分,完成展開。老實說,目前的Mate XT還是新機狀態,連“磨合期”都沒過,鉸鏈會比較緊實,開合還是需要用點力氣。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Mate Xs2,由于外折鉸鏈不能像內折鉸鏈一樣實現固定,華為設計了一個卡扣用于固定。而在Mate XT上,卡扣被數組磁鐵取代,吸附力很強,因此需要更用力去摳開。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順帶一提,Mate XT上的這條外折鉸鏈,現在也支持一定角度的自由懸停,有必要的話可以當做支架來使用。個人不建議這么做,畢竟屏幕部分朝下,很難說不會發生什么摩擦。
也有人好奇這樣看起來纖薄脆弱的機器,一旦折錯會造成什么后果。小雷一開始也很擔心這個問題,初上手時也因為對折疊機構不夠了解,反方向折了幾次,其實這套天工鉸鏈系統有一定的強度,能承受一定的擠壓和拉伸,但如果發現很用力都掰不動的話,就該想想是否搞錯方向了。
實在不行可以看看網上的“反面教材”,前幾天就有人因為喝醉了反著掰手機,最后弄壞了。
這么多天當做主力機使用,可以確認Mate XT的鉸鏈有一定的抗壓強度和整機剛性,但由于機械結構復雜,鉸鏈處對應的屏幕位置依舊會相對薄弱,想要用得長久,必須有保護手機的意識。
閉合時,可以將兩處鉸鏈同時彎折,雙手做出向內壓縮的動作。外人看來,你就像變了一個“魔法”,將三臺設備壓成一臺小小的手機。為什么是“三臺設備”?后面會提到。
屏幕背面上那片金色的匠造徽標,小雷認為應該是給前置攝像頭散熱的,順便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