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當著所有嘉賓的面,包括在場的華為余承東,宣布2025年廣汽傳祺將有三款與華為合作車型推出,搭載華為鴻蒙座艙和乾崑智駕ADS 3.0系統。
此前,9月24日,廣汽傳祺正式在華為松山湖發布“聯合創新一號——1 Concept”,該車定位大型后驅轎車,車長五米,軸距三米,最關鍵的是采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搭載華為鴻蒙座艙和乾崑智駕ADS 3.0系統,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量產。
都說,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為什么曾經廣汽的埃安與華為“愛”了,又“離”了,而,如今廣汽的傳祺與華為又“愛”了呢?
其實,廣汽傳祺與華為的“眉來眼去”并非剛剛開始,今年2月,傳祺M8宗師版推出鴻蒙座艙版本,標志著傳祺與華為合作開始;一個月后,廣汽傳祺與華為簽約正式加入華為鴻蒙生態;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廣汽傳祺宣布與華為共同開啟了“聯合創新計劃”,這就有了如今的“聯合創新一號——1 Concept”
本文就來探討一下,為何廣汽埃安與華為分手后,廣汽傳祺又與華為走到了一起?
一、業績使然
不妨先回顧一下曾經廣汽埃安和華為的故事。
2021年7月,廣汽埃安和華為宣布,將基于華為Hi模式,共同開發埃安“AH8”車型。
2022年8月,廣汽埃安某高管在公開場合抱怨,“華為是大牌的供應商,它的價格比較高,也不受控,我們想跟華為合作,會發覺基本上沒有議價能力。”
2023年3月,廣汽集團發布公告,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的“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正式宣布廣汽埃安與華為的Hi模式合作“流產”。
廣汽埃安與華為分手后一年多,發生了什么?我們看看下面幾組數據。
從廣汽集團2024年9月產銷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廣汽埃安的銷量大幅下滑,合計今年同比下滑35.40%,基本上是各子公司中下滑最大的,甚至大于2家合資公司下滑幅度,相對來說,廣汽傳祺下滑幅度最小。
單獨看廣汽埃安今年2月-9月月度銷量,銷量下滑速度觸目驚心!
再看整個廣汽集團截止9月底汽車銷量合計同比下滑25.59%。廣汽集團是大國企,經營者的薪酬及職級變化是與其績效掛鉤的。特別是,今年開始,國企是要考核市值管理的,剛查了下,經過近期較大幅度普漲后,廣汽集團的總市值才839.32億,還不到千億。而,后起之秀賽力斯僅靠問界三款車,市值早過了千億。
因此,廣汽集團的經營業績方面的壓力是很大的,如何改善?看來必須要下猛藥了。
埃安與華為分手一年后,廣汽再次想到了華為,不過,埃安與華為之間“破鏡”肯定很難“重圓”。于是,傳祺擔起了重任,與華為展開全面、深入合作。
二、現實使然
廣汽埃安與華為分手后的這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華為鴻蒙智行(華為智選車)旗下的“四界”一片紅火,特別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問界新M7及M9,至今一車難求,大定后排隊要等很久,并直接導致賽力斯今年上半年開始擺脫多年虧損的局面。
如今,奇瑞與華為合作的R7也賣火了,北汽與華為合作的S9賣的也行,長安與華為Hi模式合作的阿維塔賣的也不錯。
新勢力理想也火了,總銷量剛剛突破100萬臺。
再看廣汽,上半場電動化這一步走得不算晚,但下半場的智能化顯然拉下來了,尤其是這兩年,同行在突飛猛進,而,廣汽似乎并不突出,體現在銷量上是每況愈下。
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廣汽能夠與時俱進,及時糾偏,與經過實踐證明,有實力的大廠合作,實屬明智之舉。
三、雙向奔赴
2020年4月,華為與廣州白云區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建設華為廣州研發中心;2020年12月,華為以3.39億元競得白云區華僑糖廠地塊,該地塊總用地面積約178.94畝。
2024年9月,經過3年多建設,華為投資25億元的廣州研發中心(一期)已建成,總建面約30.5萬平,包括8棟研發樓、1棟酒店,可容納約5000人研發辦公。目前,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正在入駐前各項準備,預計今年12月起陸續搬入。
在珠江對岸看華為廣州研發中心
大家知道,2020年華為打算在廣州投入重金自建研發中心時的背景,那時的華為正遭受境外大國窮追猛打、一輪又一輪的無底線極限打壓,那種情況下,華為仍然按原計劃大手筆投入、建設廣州研發中心,難能可貴!
華為在廣州新建研發中心的主要目的加大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研發,因為廣州有汽車大廠,有很強的汽車產業鏈,有多家汽車相關研究所,有多所名校。
早在2020年9月,華為與廣州白云區簽了投資框架協議不久,就在白云區注冊成立了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數字能源全資,主要從事智能車載設備研發、制造、銷售。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后續將搬入華為廣州研發中心,未來這里將帶動千億級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等產業集群。
從華為官網可以查到,華為電動技術相關業務大致包括電動化端到端解決方案、電機控制器、三合一電驅動系統、多合一電驅動系統、直流充電模塊、車載充電系統、智能電池管理系統等七大板塊。
當下,全國所有國企汽車大廠中,除了上汽以外,其他如一汽、北汽、長安、東風、奇瑞、江汽等都與華為智能汽車展開了深入合作。而,作為廣東省唯一的汽車行業大國企,與誕生在廣東、總部在廣東的華為,如果不雙向奔赴,恐怕實在說不過去吧。
總之,筆者看來,廣汽與華為肯定會深入合作下去,而且,極有可能廣汽會掏出真金白銀入股華為引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