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上海超級工廠減產,未來業務重心要轉移。
車東西5月27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計劃在今年3月至6月期間將Model Y車型的產量削減至少20%。目前,上海工廠生產的大多數汽車都銷往中國市場,然而,受中國市場價格戰以及國產新能源車產品力不斷增強的影響,特斯拉的銷量數據相比以往已有明顯下降。
路透社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減產
此外,在上周四發布的特斯拉影響力報告中,該公司未提及到2030年每年交付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在2022和2023年的報告中均有提到。
與此同時,在裁員數周后,特斯拉新增了十多個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和AI相關的職位,可見目前特斯拉已經開始向新的業務重心轉移。
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現正從電動汽車轉移重心,加速向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更多關注自動駕駛技術和Robotaxi,以帶來新的收入增長。
目前來看,特斯拉對銷量的追求正在放緩,其汽車業務在一段時間內可能將維持現狀或進一步收縮,而在未來,特斯拉很可能在自動駕駛技術和人工智能上帶來新的突破。
馬斯克的xAI也在近期獲得了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63億元)的B輪投資,主要投資者包括巴洛爾股權合伙人、Vy Capital、安德森霍洛維茨、紅杉資本、富達管理研究公司、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和王國控股等。
可以說馬斯克加碼AI的動作已經覆蓋到了其各家公司中。
而在上個月,馬斯克也曾確認,特斯拉的全新入門級車型Model 2將于2025年上市開售,初步定價2.5萬美元上下(約合人民幣18.3萬元),其項目名稱為“Redwood”。
隨著入門級車型的加入,很有可能改變目前特斯拉在國內銷量下滑的問題,然而新車還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才會上市。
可以說,即將在8月8日發布的Robotaxi可能就是目前最值得期待的一個新階段了。
一、曝Model Y減產 年度報告不提2000萬輛交付目標
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在其上海超級工廠削減Model Y車型的產量,預計在3月至6月期間削減至少20%。
數據顯示,3月份Model Y車型的產量為49498輛,4月份為36610輛,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17.7%和33%。
近三年特斯拉Model Y及國內總銷量走勢圖(圖:車東西)
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CPCA)提供的數據,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占比已從2023年全年的7.8%下降至今年前四個月的6.8%。
為了提振銷量,特斯拉在4月將Model Y在中國的售價降至自2021年該車型首次在中國推出以來的最低水平,并為有意購買Model 3的買家提供零利率貸款優惠。
部分特斯拉銷售的免息話術
據路透社報道,盡管面臨產量削減和市場份額下降的挑戰,特斯拉仍然對未來充滿信心。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計劃在2024年在中國銷售60萬至70萬輛電動汽車,其全球銷售目標為200萬輛,與年初的目標持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特斯拉在中國生產了287359輛Model Y和Model 3汽車,其中Model Y產量同比減少5%,而Model 3產量則同比增加10%。
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的減產計劃是否會延續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是否會選擇增產Model 3車型。
此外,特斯拉在美國和德國的工廠是否也會采取類似的減產措施仍不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最新發布的影響力報告中,并未提及到2030年每年交付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這表明特斯拉可能逐漸將重心從電動汽車轉向機器人、AI、自動駕駛研發計劃。
可以說,AI作為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的上位技術,特斯拉正押注人工智能的突破能為公司帶來新的收入增長。
總的來說,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正面臨經濟放緩和國內電動車企激烈競爭的雙重壓力,但其通過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依然保持對未來市場的樂觀預期。
二、重啟自動駕駛招聘 特斯拉未來中心轉移
與轉移業務重心相對的,目前特斯拉和AI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招聘也有重啟的跡象。
此前,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領導者之一Paril Jain在公司裁員后主動提出離職。
當時Jain直接向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匯報工作,他的離職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項目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同時,在裁員期間,特斯拉關閉了招聘渠道,在招聘界面沒有開放的職位。
特斯拉開放了人工智能等崗位
然而,最近特斯拉官網重新發布了一些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這些職位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區,主要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軟件工程師。
報道顯示,特斯拉在舊金山地區的“Autopilot與機器人”部門列出了17個空缺職位。這些職位主要集中在駕駛輔助系統的工程崗位,同時也包括AI研究的職位。
此外,除了AI與自動駕駛外,在Robotaxi方面,特斯拉也保持投入。按照目前的計劃,特斯拉的首個Robotaxi產品將在8月8日亮相。
至于之后的特斯拉將有什么樣的發展,就要用時間來說話了。
結語:特斯拉重心轉移
總的來說,特斯拉在經歷裁員后,重新開始招聘,顯示出特斯拉在業務重心轉移后,其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投入和發展。
可以說,目前特斯拉在裁員后,轉型已經開始。
盡管特斯拉不再強調在2030年交付2000萬輛汽車成為超越豐田的全球最大汽車廠商,但是目前來看,特斯拉仍然要在AI和自動駕駛等尖端科技領域繼續發力,保持第一梯隊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