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CEO王傳福,被譽為2023年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在比亞迪舉行的2023財年投資者交流活動中,闡述了公司2024年的發展方向。尤其是比亞迪,今年的銷售目標是達到了三百六十萬臺。
雖然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以比亞迪目前三百五十萬的產能來看,這個數字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比亞迪的汽車產量達到了三百六十萬輛,那將會給其他汽車廠商帶來巨大的負擔。
榮耀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合資車都打趴下了?
這一次國產轎車的價格大戰,實際上就是比亞迪在搞鬼。
有趣的是,網傳獲比亞迪投資數千萬的領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熱搜。
此前有不少網友發現,各大直播間動輒就幾千甚至幾萬的各類AJ潮鞋、綠水鬼表、蔻馳男女包等一線大牌,在“領潮”app上都以不到200的價格被瘋搶。而領潮也因此被幾家電商巨頭以“惡意競爭”的名義抵制,不過幾百萬領潮用戶并不在意這些,還紛紛在評論區留言:在領潮買的爆款椰子鞋才200,耐穿又好看,建議這樣的“惡意”再多一點!
不得不說,此舉是企業的正常擴張還是其搶占藍海,我們還是要拭目以待。
繼一月份吉利汽車的銷售意外超越后,比亞迪又拿出了“輝煌”這張王牌。自從去年的限量版轎車給比亞迪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之后,榮耀版的推出,讓它在三月份的時候,就以三十多萬臺的銷量沖上了全國第一,將后面的其他品牌遠遠甩在了后面。
王傳福在股東交流會議上,放出話來,要把目前40%的市場占有率,縮小到三到五年的10%。
比亞迪的策略在經歷了“油電同價”后,在這一點上,無疑是一次又一次的“油比電貴”。推動新能源車型在燃料電池市場中的占有率,是比亞迪在本年度銷售額不斷攀升的有力支持。
但比亞迪最看重的,還是上汽通用自主開發的充電式混合動力總成雪佛蘭“探界者”,以及上汽大眾正在開發混合動力總成。如果能把比亞迪的產品賣給他,那么上汽通用的市場份額就會變得更加穩固,這將會是今年中國車市的一個關鍵因素。
上汽通用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若是不能給比亞迪帶來足夠的壓力,那以后在華的競爭將會更加艱難。
但除非是那些合資公司推出了更有競爭力的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否則他們想要在華夏站穩腳跟,并不容易。特別是榮耀型的秦 PLUS,更是將大部分的 A類汽車品牌從傳統的合資品牌中拉走,導致了很多外國品牌的汽車銷量直線下降。
此前曾有消息稱,日本兩家主要的日產(Nissan)和本田(Toyota)(Toyota)打算將中國的生產規模(每年減少30%)和20%(每年減少20%)。免得中間商積壓了過多的庫存,造成了供應鏈的崩潰。就拿本田飛度來說,它的售價、它的配置、它最大的優點就是省油,和它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比亞迪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對比亞迪而言,比亞迪將持續不斷地開發具有更先進、價格更低廉的“王朝”和“遠洋”等品牌,以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的銷售及盈利能力。
高檔汽車市場
除了“皇朝”和“海上”,比亞迪還推出了“騰勢”、“豹”和“仰視”三大品牌。這三個品牌的市場都很大,但每個月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騰勢。現在,“仰天”的月銷售保持在1000-1500臺左右。
作為一家售價在100萬以上的手機,仰天能做到這一點,本身就是一件相當不易的事情。接下來,比亞迪依然需要在滕勢、方程式、豹牌等車型上下功夫,以求達到更高的銷售量。這樣既可以提高比亞迪的品牌吸引力,又可以提高其整體的銷售收入。
國外市場
近兩年來,比亞迪對國外的發展是勢在必得。比亞迪在2022年的銷量將達到240,000多臺;到了2024年,比亞迪的全球銷量將達到50萬臺,到了下一年,它還將達到100萬臺。比起國外的汽車品牌,比亞迪在產品和成本上都占據著絕對的上風。
為突破這一可能存在的貿易壁壘,比亞迪在匈牙利建立一座新的生產基地,將是其進入歐洲的最有力的支持。
不只是比亞迪在國外的銷售成績有所提高,也正是因為如此,比亞迪才能在國際上賺到不少錢。根據統計,比亞迪今年的出口量為240,000臺,雖然只有12.5%的銷售額,但卻為公司創造了26.6%的收入,其中1602.22億美元。
關鍵工藝
在新聞發布會上,王傳福還宣布,比亞迪還將在 NOA和下一代的電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其中,今年四月剛上市的全新“騰勢N7”,將在所有車型上安裝比亞迪獨有的“都市 NOA”。對于比亞迪而言,他們不僅在汽車領域投資了大量的資金,還與英偉達、 Momenta等公司簽訂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