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汽集團和奧迪汽車簽訂合作協議,將聯合開發智能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計劃基于該平臺推出多款針對中國市場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反向輸出”的大背景下,這次中外雙方再度合作有何不同?又會結出怎樣的碩果?
合作原因?——因為“中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4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8.5萬輛和29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0.3%和32.3%。增長勢頭迅猛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為正在全面電動化轉型的奧迪提供了絕佳的施展空間和機遇,“為什么深化合作?因為‘中國’。”擔任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的宋斐明(Fermín Soneira)在回答提問時說,“中國消費者擁有更高期待,他們更了解技術、追求潮流。” 宋斐明說。
擁有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廠商,和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新興的汽車數字技術應用,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鏈條中的地位今昔迥異。奧迪在華發展30 年來,收獲了800 萬以上的消費者。奧迪全球 CEO 高德諾(Gernot Döllner)表示:“我們與上汽將發揮各自優勢,將奧迪品牌融合上汽本土創新速度,充分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
完善的純電汽車供應鏈體系、領先的數字創新技術和龐大的消費者群體,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認為,奧迪從上述視角看到了中國“汽車生態圈”的勃勃生機。“奧迪作為百年品牌,有獨特的品牌基因,此次雙方合作是在中國新質生產力的土壤中播下種子,一同期待開花結果。”他說。
怎樣合作?——“商量著來”
據悉,奧迪與上汽將開啟全新的合作模式。“雙方目標是一致的”宋斐明說,“我們將共同推進開發、采購、生產和銷售等工作。”
賈健旭則提出了一個更形象地比喻,“我們今天官宣組成了一個新家庭,遇到事情雙方會‘商量著來’,而不是糾結‘誰說了算’以致影響決策效率。”
具體來看,奧迪將在底盤、外觀設計等硬件層面發揮所長,上汽則側重于智能網聯技術等軟件方面。作為項目的智能技術供給方,零束科技CEO李君介紹,零束銀河全棧3.0智能解決方案預計2025年實現量產,將帶來更友好、更流暢的交互體驗,其中的部分技術將支持未來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分析認為,參照量產時間,全棧3.0方案基本可以確定會率先應用在雙方合作推出的首批新產品。
此外,賈健旭介紹將從三方面加速項目開發,“第一,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參與開發;第二,開發流程由‘串聯’改成‘并聯’;第三,將數字模型應用到開發系統中,實現數字化開發。”
合作成果?——新賽道、新技術、新產品值得期待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新四化”步伐加速,中外汽車企業均面臨創新轉型、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在會上表示:“奧迪汽車是上汽集團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擁有強大的高端車型產品定義、整車研發和工程技術能力,上汽集團智能電動創新技術行業領先,雙方將通過此次合作攜手‘技術賦能’上汽奧迪,全力支持合資品牌搶跑新賽道、搶抓新機遇。”
更快、更省,新產品緊鑼密鼓地提上日程。基于智能數字平臺,新產品上市周期預計將大幅縮短超過 30%。據透露,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計劃于11 個月以后投產,于2025年上市。賈健旭將新產品簡單定義為“mobility companion(出行伙伴)”,他劇透“擬人化”將是新產品的研發思路和顯著特征。未來,雙方還將推出更多車型覆蓋國內B級和C級市場。
通過采用更快的充電技術和更優的熱管理系統,新產品的制造成本也有望降低30%。但是宋斐明和賈健旭都表示,此次基于合作項目的新產品定位高端純電市場,“降本”不意味著“偷工減料”,更不意味著開打“價格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勢必要關注成本,但不是通過低成本和低銷售費用來爭奪市場份額,而是依靠卓越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消費者青睞。”宋斐明說。(楊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