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這事兒,咱們得聊聊,尤其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安全直接掛鉤。它得不停地學習,才能應對各種情況。但是,它靠的是攝像頭和傳感器這些設備,有時候可能會出錯,或者設備本身也會壞掉,這就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不過,自動駕駛的好處是,它不會像人一樣情緒化,只要設備沒問題,它就能穩定地工作。在它學習過的范圍內,自動駕駛其實更靠譜。
既然自動駕駛這技術還在成長階段,那它在感知方面肯定也有缺點。比如說,視覺感知技術在惡劣天氣下,可能就存在潛在風險。比如陽光刺眼或者暴雨冰雹下,車子的攝像能力就會受到影響,畢竟沒有穿透性。而且,現在的技術大多只能識別一些特定的目標,比如車牌、人臉或者指紋,對于復雜環境下的所有東西,比如各種障礙物,還做不到完全的識別。
就像佛羅里達州那起自動駕駛事故,問題就出在感知上。至于那些微波感知、毫米波雷達和激光傳感器,它們也有局限,比如沒辦法感知沒有距離區別的目標,或者在城市里復雜的駕駛環境中,它們可能就識別不了靜止的物體,甚至是低速行駛的車輛,比如速度低于30公里/小時,或者在偏航的情況下。
還有汽車的尾燈被誤判為雪糕筒的情況,這如果是自駕下可就會引發危險。
所以,現在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沒辦法高效地識別所有影響駕駛安全的因素。雖然可以通過結合不同的感知技術,再加上車輛定位導航技術,來獲取車輛的速度、位置和航向信息,但即便這樣,也不能保證對所有物體都能完全有效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