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轉身
從全局只有一臺奔騰486電腦,到全警普遍配備電腦;從面對面發放宣傳品到微信、微博的普遍運用,我經歷了公安宣傳工作的一次次——
“已審核完畢,可以發布了。”主任從微信發來信息,我馬上進入微信公眾平臺,點擊發布鍵,今天要發布的幾篇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很快通過網絡傳送到群眾手中。
公安機關編印并公開發放給民警和群眾信息,是公安宣傳的主要手段之一。對于一直從事辦公文秘和政工宣傳的我來說,這些年不僅親眼見證了公安宣傳單一化向多樣化、豐富化的轉變,更是親身參與到了這項工作中,經歷了宣傳工作的一次次變革。
1994年7月,我參加公安工作,當時全局除了一臺奔騰486電腦、一臺針式打印機外,其他自動化辦公設備為零,復印機更是奢望。平時需要編報、印制的簡報、信息都必須通過油印機印刷。
別小看那臺電腦,雖然速度慢、功能單一,但只有財務的一位大姐才有資格動它。有一次我寫了篇新聞稿,想嘗試打印出來。在鍵盤上敲了老半天才敲出來文稿,想著快點打印出來,沒想到我摁了一下打印鍵,打印機卻發出刺耳的聲音,當場就把我嚇蒙了。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再不敢動那臺電腦一下。
有一天晚上,我們需要緊急印刷一份信息,但當時負責印刷的同事不在。情急之下,我想不如自己試試吧。于是,我打開電腦,把手寫的文稿一個字一個字緊敲慢敲地搗鼓到了電腦上,校對無誤后,又取出幾張蠟紙,準備把文稿打印下來。我在心里慢慢回憶往常同事的做法,把蠟紙裝在油印機上,取出油墨,用刷子慢慢涂在滾筒上,再放上一張A3紙,“唰”的一聲滾筒滾過,我平生印制的第一份印刷品順利誕生!可惜,油墨涂抹不均,有的地方有字,有的地方沒字,而且紙張擺放位置不對,有些文字印在了白紙外面。我定了定心,又重新裝上新的蠟紙,慢慢嘗試著。半個多小時后,我終于印出了第一張頁面干凈整潔、內容清晰完整的作品。我內心大喜,不顧疲憊,繼續忙活起來。等到天快放亮,幾十份信息全部印刷完畢,成功的感覺完全蓋過了滿身油污帶來的沮喪。
那次的經歷真是太奇妙了,以至于我到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后來領導知道我掌握了這門手藝,嘴里說著鼓勵我的話,給我安排的油印任務也慢慢多了起來,以至于有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偷給我取了個外號:印刷廠廠長,我想,多少也算是對我技術的肯定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通過政府采購,單位開始分批次逐步采購電腦、激光打印機、掃描儀、復印機,以及照相機、攝像機等器材。曾經的滾筒式油印機淘汰了,要編印簡報、信息,直接用復印機復印就可以。當年我一個人通宵才印出幾十份,現在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搞定。而且,隨著器材的增加,我們還開始編印彩色的宣傳資料發送給民警和廣大群眾傳閱。平時,在開展對群眾走訪工作時,也會編印一些圖文并茂的紙質宣傳品,發放給群眾。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微信、微博的興起,我們又申請了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戶,公安內外宣傳工作更是如虎添翼。對發生在我們周邊的好人好事、模范典型、有警醒提示意義的案事件,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制作成微信或者微視頻,通過網絡對外發布。網友在看完后,可以隨時點贊、留言,而我們也能即時看到群眾對我們工作的認可程度,收集群眾在留言中提出的意見、建議、舉報線索,工作開展起來更加迅捷、方便了。
我喜歡這種轉變,它見證了公安宣傳的發展,見證了群眾對我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