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6日消息(記者姜鵬)這幾天,因向奧運健兒交付新車,紅旗品牌被推至聚光燈下,主角之一正是2024成都車展上推出的紅旗EH7榮耀版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前臉”已換上“立標”,取代了2024年3月剛披上“旗妙雙翼”的新能源標識。
作為品牌核心資產,標識改變引起紅旗品牌內部關于新能源變化的討論,其銷售“戰績”自然也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紅旗EH7零售銷量為380輛,呈現下滑趨勢,而從今年3月上市以來分別銷售121輛、93輛、696輛、450輛和964輛,沒有一次能夠突破四位數,甚至低至兩位數。
“目前紅旗EH7榮耀版相關車型優惠高達5萬元,而老版的相同款車型優惠為5.2萬元。”來自北京豐臺區域紅旗品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兩款車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換了個標。”
為進一步促銷,該銷售人員表示還可免費贈送并安裝充電樁、不同金額的電卡等。而來自北京石景山紅旗店端人員也向記者發出了試駕邀約,并承諾有更大的優惠幅度。
紅旗EH7在通過不同方式爭奪消費者,努力跟上繁榮的新能源市場。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9.2萬輛和11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6%和30%。2024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0.8萬輛和70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0.9%。
其中更多新能源企業接連創下銷量新高。理想汽車9月交付新車53709輛,創下單月交付量歷史新高;比亞迪更是在9月實現超40萬輛新能源單月銷售新紀錄。
一系列靠前排名中,難覓紅旗新能源身影,這讓紅旗EH7更顯尷尬,預示著紅旗新能源新能源轉型遇阻。
紅旗品牌新能源轉型發展可謂一波三折。
2023年1月8日,紅旗發布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宣布“All in”新能源,并公布新能源品牌架構、品牌LOGO、設計語言、技術平臺、產品規劃等,明確到2025年實現總銷量達到100萬輛級,2030年銷量突破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為銷售主體。
按規劃,2023年至2025年,紅旗新能源品牌將會推出15款新能源智能產品,覆蓋A、B、C、D級轎車、SUV及MPV細分市場。而且,在紅旗主品牌下,中國一汽構建“新能源汽車”“節能汽車”“紅旗頂級車”“超級跑車”四個子品牌,分別擁有相對獨立的理念、標識和設計語言,其中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正式推出“旗秒雙翼”標識,作為紅旗新能源新戰略啟動的關鍵動作和核心資產。
很快,2023年上海車展,紅旗帶來B級純電動轎車紅旗E001和純電SUV E202,其中紅旗E001就是紅旗EH7,成為新能源戰略首款戰略車型。
此后,中國一汽人事調整后進行了種種變革。9月19日,中國一汽稱將對紅旗品牌營銷管理體系進行強化,將營銷創新院、營銷中心、新能源營銷中心的部分機構、職能進行整合,成為全新的營銷中心。
10月8日,中國一汽對內宣布成立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并任命多位集團高管出任不同職務,且明確“紅旗金葵花”“紅旗新能源”“紅旗節能車”三大子品牌及負責人。
2024年3月,經歷整體調整之后,較計劃延遲的紅旗EH7上市,正式打響轉型第一槍,進入市場攻堅階段。
紅旗品牌方面也全力以赴,稱新車基于全新的FMEs“旗幟”超級架構所打造,其創新突破一系列行業瓶頸,搭載自研高轉速電機,轉速高達22500轉/分鐘,在已量產車型中行業第一;全車總功率455kW,0-60公里時速加速可達1.8s,80-120公里時速加速時間僅2.3s。行業首發低溫電芯,冬季續航保持率可達到70%,領先行業20個百分點,工況續航820公里車型,冬季續航可超過500公里,并成為首款搭載“旗秒雙翼”的車型。
但積極的組織架構調整,和絢麗參數并沒有觸動市場,紅旗EH7一擊不中。“紅旗新能源產品亮點不多,尤其在年輕消費者注重的智能駕駛、電池技術上,更專注傳統技術研發。”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同時認為,紅旗品牌在營銷上也偏向保守,“與新勢力營銷不不一樣,打法更傳統一點。”
紅旗品牌內部討論的是新能源任務突破的緊迫性,與新標識認可需要時間沉淀的矛盾。2024年成都車展上,紅旗品牌推出紅旗EH7榮耀版車型,切換為立標。上述豐臺店端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旗妙雙翼的識別度不高,“榮耀版就換成紅旗油車標識。”
來自紅旗品牌方面消息,即將推出的紅旗EHS7具體采用何種標識也是討論之中,這也意味著作為品牌核心資產,“旗妙雙翼”標識使用遭遇到了麻煩,但更麻煩的是,是否換標就能觸動市場銷售。
疑問留給了紅旗品牌,只是時間不會太久,在新能源市場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淘汰已經伴隨新能源增長而來,留給規模有限的品牌出手機會不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