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雷軍和余承東兩位車圈“紅人”共同現身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在會上透露,正在沖刺10月生產、交付2萬臺小米SU7的目標,預計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萬臺的交付任務。
雷軍展示的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開始交付以來,小米SU7每月交付車輛實現6連增,其中6至9月連續四個月突破1萬輛。
用戶畫像來看,小米SU7的一半用戶,此前為BBA、保時捷或特斯拉的豪華車車主;女性購買者占比40%,雷軍預估女性購買者占比將超過50%;另外,有56%的購買者是蘋果手機用戶。
完成“人車家”生態閉環后,雷軍預計今年小米的研發投入將達到240億元,同比增長約26%,2025年的研發投入有望突破300億元。
雷軍。圖:主辦方
雷軍稱,小米的市場目標是在今年年底進入智能駕駛的第一陣營,他對過去六七個月公司的表現感到滿意,并透露說,小米很快會公布在智能駕駛上取得的新突破。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則在會上透露了智選車合作的最新進展:華為與江淮汽車合作的“尊界” 智選車品牌的首款車型,將于下個月在廣州車展發布,2025年春季上市。
余承東。圖:主辦方
對于智能駕駛領域存在的問題,余承東說,應進一步提升汽車的網聯化、智能化水平。
網聯化上,余承東發現中國汽車網聯化進度,嚴重滯后于5G通信網絡的發展。和5G手機滲透率超過85%相比,2024年僅有240萬輛乘用車使用5G聯網,占比僅為10.7%,“數據太低了”。他說,4G網絡容量將不斷降低,加快5G上車更利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而智能化層面,余承東提到,中國新能源汽車L2級智能駕駛滲透率已達到66.4%,L3級技術正快速成熟,明年或后年具備走向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商用能力。但當前的立法探索上仍以to B 運營為主,還沒有走向to C的量產使用。因此他建議加快針對L3級別的相關法規標準制定,“越快越好,2025年是關鍵節點”。
2025年,也是余承東給出的ADS(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4.0版本商用的時間點:實現在高速L3自動駕駛商用,在城區進行L3級自動駕駛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