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電商助農的號角吹響,京東通過品牌打造、基礎設施下沉、向生產端延伸等眾多舉措,幫助廣大農村地區農產品打造了高效的上行通道,推動農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的高品質農產品正借助電商插上騰飛“翅膀”,更快更好地觸達到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
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東超市,共同發布《2024線上農產品流動報告》,詳細展現了從2019年至2024年農產品上行趨勢及流動特征。報告顯示:
● 全國各地農產品上行通道不斷拓寬,帶來農產品線上銷售商品數、銷售規模逐年提升。數據顯示,特色農產品在京東成長迅猛,2024年1月至8月線上農產品商品數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304%,蔬菜、肉類、水果、蛋類的銷售金額增長均超100%。
● 京東鄉村振興正循環模式帶動一大批地方特色農產品加速走向規模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貴州修文獼猴桃、四川愛媛果凍橙、山東青島大蝦、吉林白玉木耳等成為高質量農產品消費中的“爆款”,成交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均超10倍。
● 眾多農產品在線上實現了銷售全國化,東部地區的水產品、西部地區的羊肉、南部地區的水果和茶葉、東北地區的大米加速跨區域大流動。
● 新產業帶農產品快速打響全國知名度,如云南保山小粒咖啡在江蘇、浙江、黑龍江的成交額增長超10倍,山東萊陽秋月梨在遼寧、廣東、廣西的成交額增長超10倍。
● 時令農產品如春菜、月餅不斷打破地域空間限制,被全國各地消費者青睞,如東北地區的柳蒿芽、云南地區的海菜花、貴州遵義的藠頭等小眾地域性春菜加速上行,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樣化的選擇。
● 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美食“大遷徙”也是農產品全國流動的典型代表,海南文昌雞、四川臘腸、浙江金華火腿、哈爾濱紅腸等借助電商渠道不斷豐富消費者的味蕾體驗,成交額實現多倍增長。
京東鄉村振興正循環,助力修文獼猴桃、宿遷霸王蟹等銷售多倍增長
自2014年啟動助農戰略以來,京東幫助眾多農特產品產業帶形成了“品質越高-消費者越滿意-農戶收益越高-改善生產-提供更多高品質農產品”的正向循環,目前,已經覆蓋全國2000多個產業帶,諸如貴州修文獼猴桃、江蘇宿遷霸王蟹、寧夏鹽池灘羊、黑龍江五常大米等一大批地方特色農產品加速走向規模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
例如,設立貴州修文特產館,為修文獼猴桃提供品控、物流和資金支持,開啟線上銷售體系;在江蘇宿遷,京東聯合當地政府、龍頭企業,建立自營產地協同倉供應鏈基礎設施,為宿遷霸王蟹上行發展按下“加速鍵”。
2024年1月至8月,水果品類中,貴州修文獼猴桃、四川愛媛果凍橙的消費增長迅速,成交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0倍,廣西砂糖橘、海南金煌芒果、新疆阿克蘇蘋果成交額增長均超3倍。水產品類中,青島大蝦成交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0倍,內蒙古羊肉、新疆羊肉成交額分別增長7.7倍、4.1倍,宿遷霸王蟹、大連海參也增長了100%。糧油干調品類中,吉林白玉木耳成交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0倍,福建霞浦海帶、黑龍江五常大米、黑龍江方正大米成交額增長均超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