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開售后的首個周末,新機預購量高達3700萬臺,放在任何旗艦手機身上,這都是極佳的成績,但對于蘋果來說卻遠遠不夠。按照供應鏈方面的爆料,本月初iPhone 16系列備貨就已達到8800萬臺,僅3700萬臺的首周末銷量,顯然無法令蘋果滿意。
著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16首周末銷量相較iPhone 15系列同比減少12.7%,需求低于預期是整體銷量不達目標的主要原因,iPhone 16系列出貨時間相對iPhone 15系列也有一定延遲,對銷量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郭明錤總結了iPhone 16系列銷量不佳的部分原因,但究其內核,重點在于消費者面對iPhone 16系列時更加理智,甚至有些興致缺缺。而消費者產生這種心態的根本原因,則在于iPhone 16系列的配置與功能。
創新力不足,蘋果優勢漸消?
自從一代巨匠喬布斯逝去后,網上就不乏批評蘋果“失去了創新力”的聲音,甚至將喬布斯列為“藝術家”,稱庫克只是一名合格的“商人”。iPhone 16發布后,羅永浩、賈躍亭等“退圈”的業內名人也發聲,認為蘋果已經失去了創新能力,成了一家平庸的公司。
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報道稱,盡管蘋果公司各方面狀態良好,但創新能力大不如從前,預計2027年左右才能拿出改變“游戲規則”的東西。
蘋果失去領導者地位了嗎?僅看旗艦機銷量,蘋果仍然是高端市場霸主,其他任何品牌都無力與蘋果抗衡,但若單純討論產品體驗,奮起直追的安卓與鴻蒙手機廠商,旗艦產品體驗已不落后蘋果。反而是蘋果與安卓手機廠商在系統層面形成了互相學習的局面,微博平臺“蘋果變安卓”話題下不少網友參與討論。iOS 18的相冊更是多被吐槽,“還我媽生相冊”話題已有超過4500萬閱讀量。
(圖源:微博截圖)
創新力不足,導致iPhone 16系列各項功能沒有革命性的變化,是iPhone 16系列首銷受阻的第一項原因。更關鍵的是,iPhone 16系列為數不多的大升級——Apple Intelligence,暫時未能落地。
在各大企業狂卷AI技術的今天,蘋果自然也沒有例外,iPhone 16全系配備A18系列芯片,便是為了實現Apple Intelligence加速普及。Apple Intelligence能夠接入Open AI,使Siri可以更自然地解析人類語言,并幫助用戶處理iPhone、Mac、iPad等設備上的任務。
(圖源:蘋果官網)
同時,基于Apple Intelligence,iPhone可以更靈活地幫助用戶處理文案、語音、視頻等文件。受限于芯片性能,僅有iPhone 15 Pro/15 Pro Max和iPhone 16系列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然而iPhone 16系列缺乏首發搭載該功能,預計10月Apple Intelligence才能落地。
iPhone 16未能首發搭載Apple Intelligence,側面反映出蘋果技術研發能力減弱,iPhone 16系列準備略有不足。核心競爭力Apple Intelligence未能即刻搭載,難免令部分有意購買iPhone 16系列的消費者也暫時選擇持幣觀望,從而影響到新機銷量。
另一方面,安卓旗艦不斷成長,體驗已不遜色iPhone,價格卻與iPhone相差較大。除了部分鴻蒙旗艦手機價格較為昂貴,OPPO、vivo、小米、榮耀等品牌的旗艦機型,一般頂配在8000元左右,僅與iPhone 16 Pro起售價相當,而且這個價位足夠買到16GB+1TB的安卓旗艦,卻只能購買128GB的iPhone 16 Pro。
種種原因導致,今年消費者選購iPhone 16系列新機時的更加理智,也產生了iPhone 16系列首批銷售不達預期的情況。不過我們不能因此小看蘋果,首銷數據不達預期,不代表iPhone 16系列最終銷量會落后iPhone 15系列。
不爭一時,iPhone 16要爭一世
單純看硬件配置,iPhone 16系列升級幅度其實并不算太小,甚至可能是進入5G時代后最大的一次。iPhone 16全系標配靈動島,屏占比有所提升,充電功率升級至45W,還有4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性能方面,iPhone 16系列標準版和Plus版本沒有再沿用上一代芯片,而是升級到A18芯片,AI性能大幅提升,為迎接Apple Intelligence做足了準備。整個iOS 18系統也改變不少,盡管有網友吐槽其相冊功能,但大體來看iOS 18更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