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車企6月銷量數據出爐,在細分市場的銷量排名情況也陸續公布,在家庭購車更為關注的轎車領域,6月的市場表現相較5月出現了較大變化,新能源車整體出現了銷量反撲,同時部分燃油車型依然具有韌性,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各家的表現吧。
前十名車型銷量概況:
從前十名的銷量表現來看,目前也形成了相對清晰的梯隊,第一梯隊是吉利星愿和比亞迪海鷗,月銷量保持在3萬+的水平。吉利星愿憑借40891輛的絕對優勢蟬聯冠軍,并成為6月銷量唯一破4萬的車型,憑借著精準的年輕化定位和時尚設計,吉利星愿成為了新都市青年的優選代步車型,多種續航版本可選和較為親民的定價也形成助力。排名榜單第二的比亞迪海鷗在6月同樣表現優異,取得了30708輛的銷售成績,智駕版車型的上市對于車型銷量帶來較大提升,同時目前僅7萬級的入門價格,也吸引著有代步需求的家用客戶,不過我們需要注意到比亞迪海鷗與吉利星愿的差距也擴大至萬輛以上。
放眼第二梯隊則是秦PLUSDM和五菱宏光MINIEV,兩車月銷量分別為28323輛和26111輛,秦PLUSDM-i銷量有著較大的環比提升,主要與比亞迪5月底啟動的“限時一口價”有關,作為插混家轎車型的標桿,其油耗經濟性和終端優惠仍是核心競爭力。五菱宏光MINIEV在6月也有著銷量上的突圍,主要與換代后的產品力提升有關,不過目前微型純電轎車市場競爭的加劇也讓宏光MINIEV的銷量回不到此前的頂峰。
排名榜單第五第六的車型則是燃油車第一梯隊,依靠著較大的車價優惠,朗逸和軒逸在6月銷量分別為25249輛和24447輛,這兩款車型都憑著可靠的產品力和省油經濟的定位在家用轎車市場保持較強的競爭力,但對于大眾和日產品牌而言,降價對于整體營收有較大影響,后期依然需要加速電氣化轉型。
小米SU7和秦LDM分列第七第八,處于新能源車型第三梯隊,兩車銷量分別為23225輛和22353輛,小米SU7的銷量有一定環比下滑,主要與小米YU7的分流有關,秦LDM搭載第五代DM技術,主打低油耗和長續航,但也對秦PLUSDM的用戶帶來一定分流。
凱美瑞和速騰分列第九和第十,是燃油車型陣列中的第二梯隊,凱美瑞是前十中唯一的中型燃油轎車,在20萬級市場仍具技術信任度,但新能源滲透率提升使其壓力倍增。而速騰作為A+級家轎的代表,與朗逸形成“大眾雙車”矩陣,憑借德系底盤質感與終端優惠守住了基本盤。
6月轎車市場變化:
看完了前十名車型的表現,我們再來分析一下6月國內轎車市場的變化。首先在新能源車方面,前10名中新能源車獨占7席,相較5月呈現出明顯的銷量反撲,這也與新能源車一系列的降價優惠有關,另外在新能源車內部也有一定的差異,首先10萬以下的市場基本全部被純電車型壟斷,而10萬-15萬區間內的車型主要以插混車型為主,這也反映出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差異。
而在燃油車陣營中,朗逸和軒逸穩居第一梯隊,看得出來價格的下跌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依然較強,而在第二梯隊中,凱美瑞和速騰作為兩款10萬+且有較強競爭力的車型,目前從銷量上看依然有較強的韌性。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到,相對于新能源車,國產品牌在燃油車型中依然沒有太強的優勢。
總結:
從6月的國內轎車市場表現來看,以吉利星愿、比亞迪海鷗為代表的新能源車正通過場景化定義產品,滿足了用戶日常通勤的代步需求,另一方面,合資燃油車憑借品牌積淀和價格彈性維系著基本盤,保持了較強的韌性,但行業天花板已顯,未來的勝負手依然是電氣化轉型進度。另外,以小米SU7為首的高端化產品近年來也有持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