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從端午節談開去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和清明節都不是歡樂的節日,而是紀念先賢的節日。屈原為什么要投江自盡?因為朝迋腐敗,他“哀民生之多艱”,他雖然覺得“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他看不到希望。假如他活到現在,見到有的人富可敵國,花天酒地,很多底層勞動者生活困難,他會怎么想?
屈原不知怎么辦,但共產黨有辦法。
新中國剛成立時,外國人預言共產黨很難養活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其實他們不知道,共產黨成立的那一天就有了解決的辦法。辦法就是共產兩個字。產就是生產資料。共產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新中國成立不久就搞土地改革和合作社。農民分了田分了房,夜以繼日地干活,很快得到了溫飽。
城里的資本家的工廠也改造成國有,工人當家做主,比農民的生活還要好。
但是到了世紀末,中小型國有企業賣給私人,官商勾結發大財,幾千萬工人下崗失業。農村分田單干。在城里做一個月的收入比務農一年還多。青壯年農民離鄉背井去城里打工。農村田士撂荒越來越多,大量的農田建了高樓大廈。房地產泡沫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勞苦大眾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養老難。有些人因生活困難不愿結婚不想生小孩,導致生育率下降。
現在最使人頭痛又要迫切解決的是房產問題和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其實要解決并不難。
首先要弄清楚,住的房子是生活資料,歸私人所有。用來出租或生產的房子屬于生產資料,屬于“共產”。按《共產黨宣言》說的:共產黨的理論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中央首長說:房子只住不炒。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中說:“把屬于有產階級的豪華住宅一部分實行剝奪并把其余一部分強迫征收,就可以立刻幫助把住宅缺乏現象消除。”
現在不敢生小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買不起房。若把欠房貸的房產商的房子按貸款條例征收,并征收有些人的多余的房子,像新中國剛成立時所做的那樣,再把這些房子免費提供給新生的小孩的父母居住,這樣,房產問題和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可以同時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