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折疊平板有望于2025年3月面世,蘋果或將入局折疊機,折疊機行業將迎來新動力。華為正這款將折疊屏與 PC結合的萬元級平板產品,這款產品將有望顛覆當前市場折疊PC與折疊平板的界限,重新定義新的產品形態。蘋果預計將于2026年三季度推出折疊手機,且有可能采用上下折的形式,也就是小折疊手機。按照蘋果對于性能以及產品力的追求,預計蘋果的入場將帶動折疊機市場快速發展。
華為折疊平板有望于2025年3月面世,蘋果或將入局折疊機,折疊機行業將迎來新動力。據新浪、搜狐等媒體的報道,華為正在醞釀一款將折疊屏與 PC結合的萬元級平板產品,這款產品將有望顛覆當前市場折疊PC與折疊平板的界限,重新定義新的產品形態。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蘋果正在開發兩款折疊產品,其中一款大小約為19寸,被認為可能是折疊iPad,另一款屏幕尺寸約比iPhone 16 Pro Max略大,被認為很可能是折疊iPhone,這兩款產品已在蘋果內部開發多年。
據華爾街見聞的報道,蘋果預計將于2026年三季度推出折疊手機,且有可能采用上下折的形式,也就是小折疊手機。按照蘋果對于性能以及產品力的追求,預計蘋果的入場將帶動折疊機市場快速發展。
2024年折疊機出貨量保持高增長,國內廠商快速發展。據IDC,2024 年四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了250萬部,全年中國折疊機出貨量約917萬部,同比增長30.8%。市場份額方面,華為以48.6% 保持第一的位置;榮耀位居第二位,市占率為20.6%。全球來看,24Q3三星以51.2% 的市占率高居全球折疊機市場市占率第一,其次分別為聯想、華為、 榮耀,市占率分別為15.1%、13.2%、7.6%。IDC預計2024年全球折疊機市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22%。根據Counterpoint 預測,2027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超1億部,實現40.41%的CAGR。
折疊屏智能手機保持穩定增長勢頭,2027年全球出貨量有望達1億部(CAGR2023-27約40%)。折疊屏智能手機保持穩定增長勢頭,2027年全球出貨量有望達1億部(CAGR2023-27約40%)。
蘋果、榮耀等多款手機引入鈦合金材料,研磨拋光等后處理環節價值量較大。引入鈦合金的結構主要包括手機中框、鉸鏈軸蓋、鏡頭圓環等。產業鏈包括海綿鈦等上游,3d打印及CNC、后處理等中游,以及消費電子等下游。
折疊屏手機高景氣度沿產業鏈向上傳導,柔性屏、柔性蓋板、鉸鏈等方向受益。折疊屏手機大部分零組件與傳統智能手機相似,新結構帶來的增量主要來自柔性屏、柔性蓋板、鉸鏈。柔性屏中游是 OLED面板制造,代表公司有京東方、TCL等,上游主要包括設備制程(顯影、蝕刻、鍍膜、封裝等)、材料制造(OLED 終端材料、基板、電極等)和組裝零件(驅動 IC、電路板和被動元件)。
柔性蓋板可按照技術路線分為CPI和 UTG,CPI是一種有機聚合物,材質較軟,不易破裂,但易產生折痕;UTG是超薄柔性玻璃,可明顯改善折痕問題,已成為市場主流,UTG產業鏈主要有UTG玻璃材料的制造與減薄兩個環節,代表公司有康寧、Dowo0、肖特、凱盛科技、長信科技等。鉸鏈是實現屏幕開合的核心器件,其功能包括支持屏幕轉動和和懸停等,目前主要采用 MIM 工藝加工代表公司有東睦股份、精研科技、統聯精密等。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按照業務規模可將行業內MIM企業分為三個競爭梯隊:第一梯隊的MIM企業收入規模在2億元以上,具有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主要客戶為國際品牌或國內知名品牌企業,主要包括印度Indo-MIM、中南昶聯、臺灣晟銘電子、精研科技、富馳高科、泛海統聯、全億大等。
MIM/3D 打印/精加工各環節市場空間及彈性計算。在折疊屏手機 24-27年保守按照年均5000萬部、鈦合金中框直板機年均1億部核心假設下:20242027年智能手機折疊屏&鈦合金趨勢下全球市場空間超過200億元的細分環節主要包括:鈦合金中框鈦鋁復材、折疊屏鉸鏈MIM件、鈦合金軸蓋拋服務。
根據各細分環節市場空間測算對應上市公司的營收彈性,競爭格局較好且營收彈性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
1.折疊屏鉸鏈MIM件環節東睦股份、精研科技;
2.鈦合金磨拋服務+設備環節金太陽;
3.鈦鋁復材環節銀邦股份等。
圖:折疊屏&鈦合金各環節上市公司營收彈性測算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九方金融研究所
精研科技:國內首家金屬粉未注射成型(MIM)行業上市公司
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金屬粉末注射成型(MIM)行業上市公司,全球MIM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業務以精密金屬零部件及組件為主,并在近年來新拓展了動力、精密塑膠、散熱、智能制造服務及電子制造板塊業務,打造六大業務板塊新發展格局。
主要產品為MIM 核心零部件、精密傳動機構產品等,在消費類電子、汽車、醫療、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公司產品現已最終應用于 fitbit、三星(SAMSUNG)、JAWBONE、步步高(vivo)、OPPO、華為、聯想、本田等國內外知名消費電子和汽車品牌。
公司從家用的傳統機器人方面向工業控制和服務機器人等方向延伸,通過更早的參與客戶的前期設計與提升內部的產品技術能力,給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和提供更多的價值;公司瞄準汽車運動執行、用于機器人靈巧手、關節的電機及齒輪箱技術,在技術和成本方面通過短期帶動中長期,然后通過更大的訂單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孵化研發團隊,為客戶提供更高解決方案和價值的能力。
汽車內飾也會集中力量去服務好汽車類的客戶。目前也正在逐步由行業內二級、三級供應商向一級、二級配套供應商發展。公司立足現有的主機廠客戶,通過產品創新、成本結構優化、深化客戶關系,把握汽車輕量化、高端化的趨勢,逐步開拓包覆件、副臺總成等新的業務。原有的精密結構部分也會向下延伸,做更多的組件和外觀件,把握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和動力部門展開合作,拓展產品線,原有的傳統產品升級為電動化的產品,也增加了電動扶臺、電動踏板等產品。
東睦股份:折疊屏鉸鏈 MIM 件領先企業
公司于1994年由日本睦特殊金屬工業株會社(簡稱為:睦金屬)和寧波粉末冶金廠合資成立。2004年A股上市,為國內第一家外資控股的上市公司,為國內PM(粉末冶金)行業的唯一龍頭。2019年開始,公司重金布局 MIM(金屬注射成型)行業,先后收購東莞華晶和上海富馳各 75%的股權,開啟PM+MIM 雙主業。
目前公司已形成粉末冶金壓制成形(PM)、金屬注射成形(MIM)和軟磁復合材料(SMC)三大業務板塊,產品覆蓋新能源、5G通信、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醫療器械、汽車、高效節能家電等多個領域,以境內業務為主,客戶多為全球跨國公司或各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銀邦股份:鋁熱傳輸材料與新材料 3D 打印技術先鋒
專注技術創新,助力消費電子領域新材料發展。公司當前在新材料研發上已經形成了系列化,且在大板幅材料、特種多金屬復合材料、無釬劑釬焊材料的研發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的 3D打印技術主要采用金屬粉末材料,通過高能激光束將粉末熔化并固化形成所需形狀的 3D構件,具有成型速度快、能制造復雜結構構件、材料利用率高等優勢,能夠幫助解決鈦合金加工難度大、良率低、成本高的痛點。
日前,3D打印鈦合金在折疊屏(軸蓋、鉸鏈)手機直板機(中框、攝像頭支架)等應用領域逐步打開,未來將進一步在各3C消費電子品牌(蘋果、榮耀、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 等)、及產品類型(手機-手表-Pad-筆記本電腦)中逐步滲透,公司憑借其技術優勢和市場布局,有望在未來的3D打印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