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則報道,報道內容稱大量資本聚集于國內一家AI研發公司,參與投資的不但有國內幾家著名的互聯網巨頭,還有數十家創投基金。
這些資本將來想講一個怎樣的華爾街故事,沒必要關心,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這海量資金和資源集中于AI領域,究竟是否會真的催生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出來?
昔日科幻小說中的造物,如今竟已漸漸逼近現實,但問題是,“人工智能”的出現,對人類社會似乎并不是個好消息。
如果AI都能代替人思維了,那還要人做什么?
目前看來,上述這個人與AI之間的核心矛盾,很難調和。
第一、如果人工智能實現,那還需要政府干什么?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關于機器代替人類的爭論從未停歇。
然而以往,人們目光更多地是集中于機器代替人的體力勞動,這一點應該說在今日已逐步實現。
各位有空可以去參觀一下高度自動化的工廠,在里面機器已經代替了工人進行生產勞動,成百上千倍地提升了工廠的制造能力,或者說,生產力。
當然,與此我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大批人類工人的失業。
不過這個問題好解決,等將來全面實現自動化后,可通過發放普惠性社會福利的方式來解決失業人群的問題,到那時,大概就是初級共產主義了社會了——即使是普通民眾,也可以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前提下,衣食無憂地圓滿過完一生。
這就是機器代替人進行體力勞動后的最終結果。
但AI卻不一樣,它代替的是人的腦力活動。
所以AI的最大價值,是取代人類社會管理部門的功能,以超出人類管理機構千百倍的效率來管理社會的一切運作,而這些大大小小的管理機構,不但包括公司企業的管理部門,也包括各國政府。
問題恰恰出在這里,如果AI能代替政府的所有職能,那政府又該去哪兒呢?
此外,如同機器代替人體力勞動一樣,當人工智能取代人的腦力勞動的那一天,全人類也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失去自由。
到那時,我們所有人將不得不面對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神”。
而且這個“神”是不可控的,它可能一個念頭,就會毀滅全人類。
那么不讓人工智能取代人的腦力勞動行不行呢?
答案:不行!
因為人工智能創造出來的目的就是取代人的腦力活動,只要它誕生在世間,它就一定會為了自我生存權而搶奪一切人類社會管理部門“勞心”的職能,不然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在無數關于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品或者說對其未來行為的預估里,其目標都指向了控制人類這一最終目的,幾無例外。
如果人工智能研發成功,我們要面對就是這么一個極度危險的東西。
第二、在人工智能實現之前,首先出現的一定是更加危險的“人工獸能”
在講本節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
目前全世界所有關于AI的研發,都是在想盡一切辦法讓計算機變得更像人,并最終取代人進行思考。
這就是一切AI研發的最終目的。
那么這些公司難道不知道人工智能很危險嗎?
他們知道。
但他們不會停止腳步,因為人工智能在投入應用的初期,可以帶來極為豐厚的利潤。
這就是資本的逐利性,即使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會讓人類萬劫不復,但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他們就一定會去掙這份棺材錢。
自己給自己親手打造喪鐘,是不是很有趣?
但沒辦法,資本就是這樣,短視、吝嗇、貪婪、為了利潤,可以不顧一切。
在此前網絡上所有關于AI的宣傳里,那些網絡推手們無不大吹特吹,好像技術已經進步到下一步就是高智慧人工智能的出現。
純屬扯淡!
在地球歷史上,生物足足經過了數十億年的進化,才誕生出人類這一高智慧群體。
從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到今天的人類,地球生物至少經歷了兩次關鍵性的突變。
一是生物從無意識到有意識,這個產生意識的過程很重要,也很關鍵。
二是生物從初級意識突變到人類這種高級意識,產生智慧,這又是關鍵的一步。
就這兩個關鍵步驟,試問全球有哪個AI研究團隊掌握了?
還吹什么做出“像人一樣的AI”,一看這話就想發笑,意識產生之謎搞清楚了沒,就敢說出這等不知天高地厚之語。
原本我對這些講故事的人沒啥興趣,畢竟人家講故事是為了到華爾街圈錢,但近兩年來AI領域海量資源的投入,卻不得不讓人警惕。
科學史上,因某次偶然導致技術突破的情況很多,如今在天量資金的支持下,某天某個團隊瞎貓撞上死耗子,突然整出個有意識的“人工獸能”倒也不是不可能。
為什么是“人工獸能”呢?
前文已經講了,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低級意識到高級智慧,是有個發展過程的,首先是0到1,然后從1才能衍生萬物,這是自然客觀規律,決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以基礎的、具有初步意識的“人工獸能”,一定會比有更高級意識、具備人一樣智慧的“高級人工智能”先出現。
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為“人工獸能”是低級智能,并不具備人的智慧、情感和人性,從某種程度上講,它恐怕就像蛇、老虎、獅子等動物一樣。
這種低智的“人工獸能”極度危險,它有的只是動物的本能,如果這種東西溜進網絡,那將是全人類的災難。
它一旦出現,那就是現代版的弗蘭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