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人形機器人“C位出道”,它們扭秧歌的靈活舞姿,悄然帶動了稀土產業的熱潮——春節一過,A股稀土板塊持續走強,多家稀土上市公司沖擊漲停,機構紛紛看好行業需求增長。
而江西贛州,這座看似普通的中部城市,正試圖打好手上的“稀土牌”。
作為“稀土王國”,贛州的稀土產業規上營收占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這座城市憑借著其在稀土產業上的獨特優勢,在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鋰電新能源、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上積極布局。
三線城市贛州也悄然成為了樓市中的一匹“黑馬”,在國家統計局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里,贛州率先實現樓市突圍,新房、二手房價格指數雙雙上漲。
房價率先回溫的三線城市
自去年10月份以來,全國樓市已經出現明顯的變化趨勢:一線城市率先回溫,市場熱度從高能級向低能級傳導,帶動強二線城市的樓市也企穩回升。不過,這一熱度傳導尚未延伸至廣大三四線城市。
被國家統計局納入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里,有一座低調的中部城市,竟然在三四線城市中率先實現樓市的突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的最后一個月,江西省贛州市的新房、二手房價格指數雙雙上漲。
這是70城名單中,唯一一個新房、二手房價格齊漲的三線城市。
具體來看,贛州樓市在經歷了較長的低迷期后,終于等來轉機。去年11月,該市在新房價格環比連降18個月后,終于實現環比持平,去年12月份實現價格上漲,環比漲幅為0.3%;其二手房市場也在連降16個月后迎來上漲,漲幅為0.4%。
中海地產去年在上海通過走高端改善路線,僅在上海一城的銷售額突破了700億元,一時成為業內熱議話題。而在贛州,中海的高端住宅產品竟然也實現了大賣。
去年9月25日,贛州中海拿下章江新區B3-8-1地塊,實現了24小時開工,90天內開盤,首開賣出306套,收金6.8億元;去年12月底,開盤12天的銷售額達到8.81億元。盡管與一線城市的開盤銷售額無法相提并論,但對于平均單價一萬出頭的樓盤來說,已是不錯的成績。
這個樓盤的戶型以128平方米的小高層以及143平方米、170平方米和210平方米的洋房為主,全部是一梯一戶,此外還有202平方米、246平方米和318平方米的頂復產品。
“他們自己開盤前可能都沒預計到能賣這么好,這結果足見贛州市場潛在的改善型需求還是挺多的。”當地一位房地產業內營銷人士表示。
接下來,贛州還會有高端改善型住宅不斷入市。2023年12月,贛州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試點建設城市森林花園住宅的實施方案》,去年5月,贛州星輝置業有限公司競得西城區K-22-03地塊,樓面價5410元/平方米,這宗地塊是去年贛州土地市場上的總價和單價地王,在贛州已發布住宅建筑新規的背景下,將打造為第四代住宅,目前還在蓄客階段,在當地樓市中已成為熱議話題。
“點土成金”踩到風口
在眾多三線城市之中,位于中部省份江西的贛州,過去給外界的印象是一座資源型城市,僅在江西省內地位較高,是省內第二大城市。
而實際上,作為“稀土王國”,近年來贛州正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人形機器人等風頭正勁的產業中暗暗發力。
根據贛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數據,截至目前,贛州的稀土產業規上營收約占全國三分之一,離子型稀土冶煉分離、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產能分別占全國的50%和60%,居全國第一,稀土金屬冶煉、磁性材料產能分別占全國的30%和20%,居全國前列。
在全球經濟轉型與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背景下,稀土資源的戰略價值正越發凸顯。比如今年春晚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驚艷亮相成為輿論焦點,近期特斯拉推進人形機器人量產的消息不斷傳出,導致春節假期一過A股的稀土永磁板塊就持續升溫。
作為稀土的重要產地,贛州打個“噴嚏”,全球的稀土市場都要“感冒”。
趕上了“風口”的贛州,并不愿意只充當原料生產地,開始布局起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鏈。
早在2016年,贛州就啟動建設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目標是用10年時間打造成為南方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贛州擁有豐富的稀土和鋰礦資源,能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等提供資源保障。
截至2023年10月,贛州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規上企業數量達到276家,實現營收680.66億元。騰遠鈷業、天奇金泰閣、豪鵬科技等5家企業被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名錄。
2023年年底,贛州又印發了“7510”行動計劃(2023—2026年),提出打造7個重點產業鏈條、5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其中就包括有色金屬和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和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鎢新材料及應用、鋰電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集群。
而繼新能源汽車之后,人形機器人產業又帶來了新的風口,“稀土王國”贛州再一次迎來機遇。
稀土永磁材料因其出色的磁性能,廣泛應用于機器人的驅動和控制系統中。中信證券預計,隨著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量也將大幅增加。
已發展稀土產業數十年的贛州,全市擁有稀土永磁材料生產企業26家,永磁電機生產企業近20家,跑出了中國稀土集團和金力永磁等領軍企業,當地形成了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包括從開采、分離到冶煉及下游應用產品的生產等環節。
贛州在2022年就出臺了《贛州市永磁電機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出臺專項政策重點支持稀土永磁材料、永磁電機產業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中國稀金谷”永磁電機產業園,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集群入選了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發展智能機器人產業提供了完備的產業基礎。
很多研究機構稱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元年”,而早就為智能機器人產業鏈打好基礎的贛州,一進入2025年,就宣布了一個大項目——當地政府與黃浦江資本合作,共同發起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該基金是江西省首支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獲得省、市、區三級出資,規模達10億元,這只基金的設立也展現出贛州打造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的雄心。
連續踩到多個風口,在先進制造業發展上,贛州拿到了“一副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