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看我是直接住進來的,疑惑我怎么沒買冰箱,有的就暗戳戳的把提給了我,讓我拿上去。
大姐,您這是老當益壯了嗎?
看看我家一大家子人出去吃撐出的這個肚子,就知道是個什么德行了,當然不可能出去天天吃飯。
于是我就給他們認認真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希望他們也能有個“冰箱”的參考。
那么這些教訓到底是什么呢?
一、買冰箱前先考慮一下自家菜量
在逛商場的時候能發現有不少商家專門做冰箱的促銷活動,各種時尚大氣的造型都有。
試想買個冰箱回去后又能放又能凍,多么爽!
然而買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吧:
自家真的能裝得下嗎?
真正的使用頻率高嗎?
使用頻率高就代表著你對這個空間的利用率越來越高,用到最后自然而然就發現了冰箱的限制。
我家買的是個四個門的冰箱,分成上下左右兩列冰凍室和兩列冷藏室,剛搬過來的時候空間一度顯得不夠用,后面沒辦法只好把原本放在冷藏室里的飲料放進冰凍室里。
但是經過這么一周的使用之后我們才發現,其實再大的冰箱如果用不到也沒什么意義。
現在用不到的東西也會繼續積攢越來越多,所以如果在買冰箱之前就先自己對一下自家的菜量能省去很多這種前期消耗。
二、看冰箱大小別只看價格
有不少商家為了誘使顧客購買自己家的冰箱常常會在產品介紹上強調“超超超大容量”等語句。
這確實是一個很吸引人的點,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單純知道一個容量數值根本沒有太大意義。
不能否認,它確實是個誘人的詞匯,不過換個思路想一下功能性強的冰箱用途也就更多了。
如果你買的是個很大的冰箱而你又不是每次都能填得滿它的話不僅會造成空間浪費本身消耗也會比較高,這本身就是個雙輸的局面。
其實大多數時候大家都很傻傻的一頭扎進去了這個誤區里—都不看別的產品只看自己感興趣的產品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