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小鵬汽車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根據智駕技術路線的變化,把組織架構拆散后再次重裝,新的組織架構聚焦端到端模型。
小鵬汽車這次調整的重心是技術開發部,技術開發部是小鵬的算法研發部門,涵蓋感知、規劃、控制、定位的算法研發。調整之后,技術開發部被拆成了三個部門,分別是AI端到端、AI應用、AI能效。
其中,AI端到端部門負責端到端模型的研發,AI應用部門負責交付。這次調整相當于算法團隊一分為二,一部分去做模型,一部分去做交付。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小鵬汽車方面求證,對方表示:“公司對自動駕駛部門進行相應組織架構調整,新設AI模型開發、AI應用開發、AI效能開發三大板塊職能,旨在加速AI能力進化和組織AI化轉型。”
“蔚小理”集體聚焦端到端
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看來,在端到端AI大模型賦能智能駕駛后,行業規則正在重塑,智駕的發展也開始加速。他和團隊對技術變化、工作方式、與友商的競爭等,也進行了思考。
何小鵬認為,在AI時代,如果車企像原來一樣,以集成研發為核心,智駕技術發展會變得越來越難,車企必須做全自研,做從硬件到軟件全流程的自主研發。
在工作方式層面,據小鵬汽車智駕負責人李力耘介紹,企業的工作方式已從原來大量堆人力、堆場景、寫規則變成現在用高質量的數據飛輪體系來解決問題。“擁抱AI,已經體現在小鵬整個工作流程中,我們寫代碼的第一位老師就是AI。”李力耘說。
據了解,小鵬汽車在5月就已完成了首個端到端的大模型量產上車。“今年7月,基于中國首家量產上車端到端AI大模型,小鵬汽車已率先向全國所有城市全量推送‘全國都好用’的智能輔助駕駛XNGP。”小鵬汽車方面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在何小鵬看來,端到端大模型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和成長速度,其表現超過預期。在2024年四季度,小鵬汽車有望實現“門到門”的智能駕駛。
“采用了‘端到端’的智駕大模型,能兩天迭代一次,在未來18個月內智駕能力提升30倍。”何小鵬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端到端’的大模型,意味著自動輔助駕駛將轉向完全自動駕駛”。
除小鵬汽車之外,不少車企也在加碼端到端技術,并對相應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今年6月,蔚來重組智駕團隊,感知和規控團隊合并為大模型團隊;今年7月,理想汽車成立“端到端自動駕駛”實體組織,規模約200人。
數據、算力和算法仍是考驗
在業內看來,各大車企通過大量實踐、試錯,逐漸認識到端對端是提升智能能力的有效解法,但端到端技術對自動駕駛來說,可能是有效解法,卻不一定是最佳解法。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發文表示,特斯拉今年將在綜合訓練和推理人工智能方面(主要用于汽車)投入約100億美元,任何公司如果不能達到這一水平的支出,且不能高效地進行支出,就無法競爭。
這其實也揭示了端到端模型背后的三大棘手問題:高質量數據、算力和算法。首先,自動駕駛系統需要大量的高質量訓練數據,但收集、標注和維護這些數據也成了一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