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蘋果發布了iOS18,將AI深度融入系統之后,全球的手機廠商們,都看到了新的方向,大家紛紛在手機集成AI。
不是以前那種搞一個AI大模型的APP,然后在單一頁面中打開AI,然后進行對話的那種,而是學蘋果,將AI融合進系統,形成AI能力,可以跨APP操作的那種。
后來,三星正式和谷歌合作,強捆綁了谷歌的Gemini,Gemini是谷歌推出的AI大模型,基于這個Gemini,三星也實現了眾多的AI功能,比端側、個性化、情境化、個人知識圖譜等等。
而近日,雷軍也正式宣布,和谷歌達成合作,為國際市場的小米手機提供Google Cloud和Gemini,正式加入了谷歌 AI的懷抱。
從這個發言可以看出來,小米國際市場,徹底和谷歌綁定在一起了,使用了谷歌的云,也就是Google Cloud,也使用了谷歌的AI Gemini,和三星一致。
不過,小米的智能語音助手,會不會像三星一樣,直接替代成谷歌的,還不得而知。
為何小米會這么干?這并不意外,事實上,目前在大模型上,小米和OpenAI、谷歌等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距,小米不可能自研,必須和別人合作才行。
小米選擇和OpenAI合作?估計有點難,而小米使用了谷歌的系統,使用了Google GMS,再使用谷歌的Cloud,和Gemini就順理成章了。
畢竟谷歌自己的Gemini和自己的安卓,結合在一起,肯定會更加絲滑一些的。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小米和谷歌Cloud、谷歌Gemini的合作,僅限于國際市場,在國內肯定是沒法合作的,因為谷歌的GMS、谷歌的Gemini都無法在國內使用。
當然,目前小米海外市場銷量占比達到了75%以上,所以海外市場的合作,對小米而言,也確實相對而言更為重要。
而在國內市場,小米要么自研大模型,要么使用第三方服務,具體會是怎么樣來呈現,要等小米15發布,就能夠看到究竟了。
而估計其它國產手機廠商們,除了華為之外,很多可能也會是小米這樣,國外市場用一套解決方案,比如Gemini,而國內市場則是另外一套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