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與星驅科技作為業界的佼佼者,各自推出了高度集成的12合1電驅系統,雖在集成度上相似,但在技術細節、組成部件、優化方向及應用場景上卻展現出了不同的特色與策略。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這兩大系統的異同,探討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影響與未來趨勢。
01#
技術背景與組成部件的深度解析
1
比亞迪:高效與智能的典范
![12合1電驅系統:比亞迪與星驅科技誰有可能成為版本答案?](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3/103601I480.jpg)
比亞迪的12合1電驅系統,根植于其E-Platform 3.0平臺,是該平臺技術創新的集大成者。該系統不僅集成了23000rpm高性能電機、高效減速器、碳化硅電控等核心部件,還創造性地融入了整車控制器(VCU)、電池管理器(BMC)、直流變換器(DC-DC)、車載充電器(OBC)以及一系列智能模塊(如智能升壓、升流、自加熱模塊)和能量管理智控系統。
這一設計極大地優化了能源管理,減少了能量轉換過程中的損耗,并通過高度智能化和網絡化實現了系統狀態的實時監控與精準調控,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更為強勁、高效且可靠的動力支持。
2
星驅科技:跨域集成的探索者
![12合1電驅系統:比亞迪與星驅科技誰有可能成為版本答案?](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3/10360211041.jpg)
相比之下,星驅科技的12合1電驅系統則在常規電驅與充配電系統的基礎上,邁出了跨域集成的勇敢一步。該系統不僅包含電機、電控、減速器等基礎部件,還創新性地加入了熱管理集成模塊、低壓BMS以及GWRC智能防滑控制等特色組件。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其熱管理集成模塊實現了熱泵與PTC控制的統一,低壓BMS則順應低壓鋰電化趨勢,與高壓BMS共享芯片資源,實現了車載蓄電池的智能補電。而GWRC智能防滑控制技術的引入,更是標志著星驅科技在動力域與底盤域融合方面的初步嘗試,為新能源汽車的精準控制開辟了新的路徑。
02#
優化方向與市場應用的差異化分析
1
比亞迪:效率與可靠性的雙重追求
比亞迪的12合1電驅系統,其核心優化方向在于提升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通過優化能源管理策略、減少能量轉換過程中的損耗以及強化熱管理效果。
點評
比亞迪成功實現了續航里程的增加和車輛性能的提升。這種以效率為核心的集成策略,不僅符合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于長續航、高性能的迫切需求,也為比亞迪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了寶貴的口碑與市場份額。
2
星驅科技:跨域集成的先行者與挑戰
星驅科技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跨域集成。其12合1電驅系統不僅關注電驅系統的集成度和效率提升,更致力于將動力域與底盤域的功能進行深度融合,以實現更為精準的車輛控制。然而,這一創新策略也伴隨著不小的挑戰。
點評
在傳統汽車設計框架內,動力系統與底盤系統向來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技術領域,各自擁有專屬的控制器進行管理。然而,星驅科技敢于突破常規,采取了創新的跨域集成策略,這無疑在研發過程中設置了較高的技術門檻。得益于這一集成策略,車輛在動力傳輸與操控響應上實現了更加協調與流暢的表現,為駕駛者帶來了駕駛感受提升。
以下是星驅與比亞迪的差別總結,星驅有2點集成到電驅很特別,一個是bms,這個大部分集成在電池包里面,一個是防滑系統,這個一般集成在底盤域里面。這種集成方式會不會成為以后主流?拭目以待。
對比項 |
比亞迪12合1 |
星驅科技12合1 |
集成部件 |
電機、減速器、電控、VCU、BMC、DC-DC、OBC、PDU、智能升壓/升流/自加熱模塊、能量管理智控系統 |
電機、電控、減速器、OBC、DC-DC、PDU、VCU、BMS、熱管理集成模塊、低壓BMS、GWRC智能防滑控制 |
技術特點 |
提升電驅系統效率和可靠性,減少能量轉換損耗,優化熱管理 |
提升電驅系統集成度,探索跨域集成(動力域與底盤域),實現更精準的車輛控制 |
總結
比亞迪與星驅科技的12合1電驅系統,各自代表了新能源汽車領域集成化技術的不同發展方向。
兩條路徑各有其獨到之處,均具備可行性。
比亞迪的路徑旨在全面優化系統效能,進而顯著提升車輛的續航能力。
而星驅的方案則別出心裁,將底盤的某些元素巧妙融入動力系統中,這一創新設計旨在讓駕駛者在日常行駛中享受到更為卓越的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