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曾經是科技圈的“稀罕物”,如今卻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五年多的技術迭代,旗艦折疊屏手機早已擺脫了早期亮度低、刷新率低、影像差、性能弱的標簽,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同期直板旗艦,與此折疊屏手機的形態也更加豐富,“旗艦大折疊”、“時尚小折疊”、“次旗艦大折疊”…… 為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廠商們可謂煞費苦心
在“次旗艦大折疊”這一細分領域,榮耀新近推出的M V3可謂賺足了眼球,它沒有盲目追求極致性能,而是將“輕薄”與“全功能”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屬性巧妙融合,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折疊屏體驗
初見M V3,它輕薄的機身令人印象深刻,我們手上的這臺“苔原綠”版本,重量僅為231,展開后的厚度更是只有驚人的4.8,比許多旗艦直板機型還要輕薄,折疊狀態下,它的機身厚度和寬度分別僅為9.8和74,握持和操控都相當舒適,輕松放入口袋也不在話下
你可能會認為,如此輕薄的機身必然會犧牲一部分功能體驗,但M V3卻給出了令人驚喜的答案,它配備了一塊6.43英寸的外屏,與主流中大屏直板機型相當,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展開后,7.92英寸的內屏更是帶來震撼的視覺沖擊,值得一提的是,M V3的內外屏均支持真10色顯色、1-120H LTPO自適應動態刷新率,并支持包括杜比視界在內的多個HDR顯示標準,無論是刷劇、游戲,還是處理工作,都能提供一流的視覺享受
榮耀深知,護眼是用戶關注的焦點,M V3的內外屏均采用了3840H PWM“零風險調光”技術,并率先搭載了“離焦視力舒緩”功能,開啟該功能后,手機會通過圖像算法,在長視頻和閱讀場景下,將屏幕上的非中心區域圖像處理為帶有輕微離焦的效果,有效緩解長期觀看屏幕帶來的短暫性近視、減緩眼軸增長,為用戶的眼部健康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M V3的內屏表面還首發了“榮耀金剛柔性裝甲”,這層非牛頓流體硅凝膠保護膜在受到沖擊時會在幾毫秒內變硬,增強抗沖擊能力20%,而在日常使用時則會呈現出柔軟的觸感,納米氧化鋁涂層的加入,將保護膜的表面耐磨性提升了多達500%,有效提升了屏幕的耐用性
受限于超薄的機身,M V3在一些細節設計上也不得不做出妥協,例如,它的電源鍵和音量鍵被分置于兩層不同的機身上,USB接口位置的中框也進行了專門設計,以確保接口的強度,但瑕不掩瑜,榮耀在M V3上保留了完整的上下雙揚聲器、獨立的紅外線遙控發射器,甚至還有同類機型中少見的高像素超廣角主攝和潛望式長焦模組,將功能性做到了極致
值得一提的是,M V3將潛望式模組居中、凸起布置,這種獨特的后攝造型也成為了它的一大外觀特征,賦予了它更高的辨識度,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來自榮耀的折疊屏手機
作為榮耀在2024年年中推出的次旗艦大折疊,M V3并沒有因為輕薄的機身而犧牲性能,它搭載了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并提供最高16GB+1TB的存儲組合,性能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我們手上的這臺12GB+512GB版本,在安兔兔評測V10中取得了159萬8387分的綜合成績,與其他一些搭載第二代驍龍8的直板旗艦不相上下,這在輕薄型折疊屏手機中實屬難得
也有朋友擔心,M V3如此輕薄的機身,在高性能釋放下會不會出現過熱的情況?為此,我們用安兔兔評測的壓力測試模塊對其進行了“拷機”,結果顯示,在不開啟“高性能模式”的前提下,M V3的CPU性能釋放比較保守,整體性能釋放可以一直維持在80%上下,電池溫度在上升到42攝氏度之后便趨于穩定,散熱表現令人滿意
續航方面,M V3內置了一塊5000A的“青海湖電池”,并支持66W有線快充和50W無線快充,這在當前的輕薄大折疊手機中可謂是獨樹一幟,實測顯示,M V3的66W有線快充速度相當快,5分鐘即可充入18%的電量,15分鐘即可充至50%,為了延長電池壽命,M V3在電量達到60%之后便會逐漸降低充電功率,最終充滿需要49分鐘
影像一直是折疊屏手機的短板,但M V3再次突破了我們的想象,它配備了一枚5000萬像素、4線SMA記憶金屬防抖的大底主攝,一枚4000萬像素的超廣角,以及一枚800萬像素的5倍焦距潛望式長焦,無論是日常拍攝還是專業創作,都能輕松應對
從實拍樣張來看,M V3的長焦鏡頭表現出色,畫質清晰,細節豐富,超廣角和廣角鏡頭色彩偏濃艷,而長焦鏡頭則為了追求高速快門,曝光略顯不足,三枚攝像頭之間的色彩一致性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M V3的微距拍攝表現同樣出色,它會根據場景智能切換攝像頭,例如在長焦微距場景下,它會使用主攝+算法進行成像,細節清晰,色彩討喜,獨立的潛望式長焦鏡頭也為M V3帶來了更高的人像拍攝自由度,即使使用5倍長焦進行人像攝影,也能獲得自然的背景虛化效果
在夜間場景下,M V3的三顆攝像頭表現出了更好的色彩一致性,夜景算法的長曝光也帶來了更高的進光量和對比度,與其他旗艦機型相比,M V3的夜景成像風格更偏“傳統”,沒有強烈的HDR效果,燈光處的亮度被一定程度上壓制,暗處則得到了微妙的提亮,細節更加豐富,更符合大眾用戶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