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據媒體爆料,蘋果已經將今年iPhone 16系列的出貨量預期提升到9000萬臺,相比iPhone 15系列同期提高10%。這主要得益于蘋果對Apple Intelligence的信心,認為該功能會顯著增強iPhone 16市場需求,尤其在中國市場,新增AI功能將助推銷量。
在業內觀點看來,iPhone 16能否打贏翻身仗,除了看AI之外也要關注性價比,畢竟同行的AI旗艦機型起售價已降至5000元水平,蘋果如何“接招”是關鍵問題。
樂觀預期
在iPhone 15身上,減產、砍單消息層出不窮,而iPhone 15在中國市場頻頻促銷降價,也讓人感覺蘋果手機“不好賣”。若iPhone 16真像蘋果公司預期那樣,在下半年出貨達到9000萬部,那幾乎可以說是逆轉了蘋果手機的命運。
如今,蘋果在國內市場急需一個轉機,據Counterpoint等機構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結束了連續11個季度的下滑,主要品牌企穩回升,但蘋果卻逆勢下跌,出貨量下跌19.1%,市場份額從19.7%下降至15.7%;而IDC則認為蘋果的市場份額從17.8%下降至15.6%。
在產業觀察家丁少將看來,iPhone 16的確有理由讓蘋果公司樂觀,雖然蘋果的AI晚于對手,但畢竟這是第一次將iOS系統AI化,即便是抱著“嘗鮮”的態度,也足以聚集龐大的消費群。而且從其老對手三星的狀況看,AI手機的銷量增長明顯快于普通智能機,GalaxyS 24便是例證。AI的新鮮感再結合蘋果的品牌力,或許能讓iPhone實現翻身。
從市場規律來看,手機市場下半年更紅火,三季度是產品上新高峰,四季度是出貨高峰,這種動力需要延續到次年的一、二季度,各家廠商為此都鉚足了勁,當下的蘋果也不例外。如果iPhone 16如預計那樣在9月初上架,那么蘋果的生產進度甚至略顯緊張。
如何兼顧性價比
值得注意的是,AI的到來也讓iPhone的成本增加,為了能讓AI在端側更多地落地,內存配置也要提升,以往,蘋果提供的DRAM較少,大多不超過6GB,iPhone 13等老款機型DRAM更是只有4GB,為了適應更強大的AI功能,這次新機全系預計配備8GB內存。
iPhone的售價或許也隨之上漲,從流出的消息看,預計iPhone 16的定價將維持在6499元起,iPhone 16 Plus的定價則可能在7499元左右,iPhone 16系列頂配版的售價可能會突破2萬元。
若真如此,那蘋果如何面臨性價比競爭則是關鍵問題,因為競爭對手的AI旗艦機,起售價基本都在6000元以下,例如三星Galaxy S24,原價為5999元,但自年初發布至今,如今在電商平臺的到手價已經來到5100元左右,即便是同系列中頂配的Ultra版本,到手價差不多也在8500元左右,價格低于其對標的iPhone 15 Pro Max約1500元。
若與國產品牌比較, 蘋果AI手機的性價比將被進一步削弱,如今OPPO的頂配版本Find X7 Ultra旗艦新品售價也不過在5499元,而國產品牌中的高端機華為,其最新面世的華為Pura 70 Pro+也不過7999元起。
若iPhone 16漲價,消費者又能否買單,丁少將認為,如今手機品牌的策略大致相同,肯定不會硬生生地漲價,給消費者造成不好的觀感,而是通過增加產品條線的方式,進一步區分中低端與高端手機,中低端價格下探或維持原價,高端產品負責漲價。
這一觀點也有跡可循,公開消息顯示,iPhone 16系列至少會有五款機型,即iPhone 16 SE、SE Plus、16、16 Pro和16 Pro Max,將比前代產品線更豐富。
但同時專家也指出,蘋果還是得靠高端機型打天下,例如標準版iPhone 15遠沒有Pro版本吃香,而且不斷增加的廉價條線,恐怕也會削弱蘋果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