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MWC上海的國際GTI論壇上,中興通訊董事長徐子陽表示,中國5G商用已經5年,人工智能已經有30年的歷史,神經網絡訓練已經進入大模型時代,這兩者在一起迸發出巨大想象空間。當前,全球已經進入AI驅動的產業革命,除了安全、倫理等問題外,生成式AI面臨算力、能耗、數據集、標準化和商業應用等挑戰。
![通信大模型再添新秀!中興發布星云通信大模型 網絡高階自智加速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09/144601B060.jpg)
在5G工業化領域,中興通訊認為有四大能力可以持續提升,分別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低碳化。一是數字化和網絡化,5G-A,50G PON、光網絡對于工業生產的助力有明顯的作用。中興通訊發現很多客戶在做5G智算的時候,5G-A解決了客戶的個性化對接的解決方案。二是智能化和低碳化。
![通信大模型再添新秀!中興發布星云通信大模型 網絡高階自智加速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09/14460160A1.jpg)
“對于AI進階,中興通訊秉承開放解耦、以網強算、訓推并舉的核心主張,同時以客戶價值為核心,提供從算力、網絡、能力、智力到應用的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 徐子陽分析說。
6月26日,中興通訊發布了星云通信大模型等一系列數智實踐與創新解決方案,覆蓋智算方案、通信大模型、終端產品、5G-A技術等領域,實現全面突破。據悉,星云通信大模型主要瞄準網絡運維領域,定位“網絡高階自智的加速器”。運營商網絡運維正在全面轉向智能運維,并瞄準高階自智。大模型的出現,有望加速這一進程,帶來了深刻變革。
中興通訊星云大模型,錨定深度復雜問題解決,基于“中興數字星云”可組裝架構,通過智能體,實現跨域協同單域全場景賦能,充分消費大模型能力,促進從“人+機器”到“機器+人”的跨越式轉變,重塑運維和運營體系,打造邁向高階自智網絡的加速器,在意圖-感知-分析-決策-執行五個關鍵維度提升能力。
星云大模型是中興通訊全棧自研的通信專屬大模型,包括從14B參數到100B參數的多個版本,目標是要構建網絡高階自智的加速器。星云通信大模型、Agent工廠和系列化的應用產品,從模型到平臺再到應用,形成成熟的產業化體系。
值得關注的是,中興通訊創新性提出大模型的Agent工廠方案,通過“知識車間”、“技能車間”、“組裝車間”生產和組裝智能體。面向復雜場景,各個智能體靈活編排、通過LUI的方式進行人機交互,利用規劃和工具調用能力,充分融合現網AI小模型能力及網絡原子能力,實現運維體系的平滑演進。
以電信領域為例,面對電信領域“5個9”高可用場景,采用分步試點驗證策略,先以copilot輔助為主,逐步研發智能體,擴大大模型參與程度;發揮大模型的意圖增強、思維鏈、泛化生成能力重點賦能感知、分析、報告環節,加強風險控制;利用RAG技術減少模型的幻覺,提高知識獲取的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