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空調都是1.5匹,小米的價格不到一千八,但是格力卻高達三千二百塊錢呢?
空調是夏天必備品,但是現在品牌眾多,為何小米和格力卻能夠突出重圍?相信很多人都認為是質量好而已,但是真實情況,并不是僅僅因為質量問題。
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為何同是1.5匹的空調,兩個品牌的空調的價格,卻懸殊這么大。接下來我會給大家認真分析一下。
先說說我家用的空調吧,我家在廣西南寧,用了三個空調,有兩臺是格力牌的,有一臺是小米的。
格力的是父母當初買的,他們當初為了省錢。只給我們裝了空調,自己卻舍不得用。這兩臺空調還是很不錯的,首先就是好用,能夠快速降溫,其次就是聲音沒有那么吵,這也是格力的優勢之一。
其實更關鍵的是因為他還比較省電,我們這些農村人不管買什么電器,省電的想法都是不可忽視的。總之格力在我們家來說,整體還不錯,我不是被充值了,實話實說而已。
小米空調是近幾年我們給父母裝的,每次看到父母吹風扇,我們吹空調,心里很不是滋味。
所以不顧父母反對,才給他們裝上了空調,選擇空調的時候。我想的更多的是性價比,因為我知道小米的空調也不差。
而且我認為更合適父母使用,所以才選了小米空調給父母,而且價格沒有那么貴,父母也更容易接受。
但是同樣是1.5匹的空調,為什么小米空調和格力空調,他們的價格卻相差這么多呢?其實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如果這個原因不能解決,那么這個價格還是會一直懸殊很大。
大家應該知道小米是后起之秀,格力是老牌主力,近年來不管哪個行業。但凡能夠做起來的,基本離不開互聯網。
他們借助了互聯網加,把店鋪開到網上,銷售的時候,他們很多時候,省略了中間商的差價,甚至可以做到廠家直銷。
那么他們這個價格就可以訂到很低,因為中間大大小小的代理商都沒有了,沒有這些中間商賺差價,沒有中間商的房租水電,沒有這么多的倉庫和運輸費,所以價格很低。
但是格力卻做不了這些,他們是老牌主力,他們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鋪好銷售渠道,如果他們把這些中間商,和代理商都省掉的話,那么將會有很多人失去就業的機會。
并且他們還要重新打通運輸渠道,不像小米一樣,小米有汽車,有空調,還有手機,還有各種各樣的渠道,所以他們價格相差這么大,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