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智能化,帶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會讓從事相關產業的人面臨著失業的危機。從工廠自動化,到汽車自動化,相關產業的人,不得不面對即將到來的失業風險。以前說科技以人為本,現在來看,科技以搶人飯碗為本。
但誰也阻止不了科技的進入。以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出租車為為例,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出租車司機將會成為歷史,這也意味著上千萬的出租車司機面臨失業風險。
這真不是空穴來風,國內一些城市逐步開放了無人駕駛資質,有的城市已經全城放開,最廣泛的就是出租車、公交車,還有正在嘗試的卡車。無人駕駛的出現,給我們開出租車的朋友必然會帶來沖擊。
借助一個真實的案例,來看看無人駕駛對傳統行業的沖擊吧。武漢,這個已開放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總里程數突破1845.91公里,位列全國第一,23年年底已經有300多輛百度蘿卜快跑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三鎮大街小巷、機場高速自由穿梭,外加其他公司的智能聯網汽車,估計無人駕駛的汽車超過了千輛。
相比較有司機的汽車,從大家體驗后的感覺來看,無人駕駛體驗更好,看到這一點,只能說,很多出租車司機朋友要做好了準備了,如果這個項目旦成熟,失業將無法避免。
有坐過無人駕駛汽車的乘客表示:"剛開始坐無人車時還有點緊張,但用了幾次后就完全放心了。它們比人類司機更守規矩,而且全天候的服務真的很方便。"很多人體驗了無人駕駛之后,自動成了無人駕駛宣傳員,從這一點上來看,對無人駕駛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了。
然而,科技的進步往往伴隨著陣痛。如果自動駕駛技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全國的出租車司機的就業前景將面臨嚴峻挑戰。
就如武漢的出租車老司機張師傅憂心忡忡地說:"我開了20多年出租車,養活了一家老小?,F在看到這些無人車,心里真的很慌。我們這些老司機可能很快就要失業了。"
張師傅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根據某研究機構的預測,到2030年,自動駕駛技術可能會導致全球范圍內約20%的駕駛相關工作崗位消失。這不僅包括出租車司機,還包括卡車司機、公交車司機等。
面對失業挑戰,各方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