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們講了本田6·18活動,ZR-V致在降到了9.98萬。很多讀者好奇,真的有那么低嗎?還是只是廠家的套路?實際上最近去過4S店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合資車降價,早就沒了所謂的底線,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這不最近本田的活動繼續,又爆出了幾個驚爆價。冠道兩驅豪華21.78萬,雅閣1.5T舒適13.18萬。就這價格,放兩年前誰敢想?如今卻已經夢想照進現實。
![感謝比亞迪,13萬可以買雅閣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10220224O0.jpg)
本田為何會跌跌不休?這一波降價的盡頭將在哪里?讓社長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雙因素夾擊,本田崩潰
很多人覺得奇怪,本田的價格為什么“突然”崩了。之前還一直能維持相對穩定的價格,保值率也一直不錯,怎么進入到2024年之后,突然就一瀉千里。
這個只能說市場的反饋是有滯后性的,本田價格崩掉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賣不動”了。
![感謝比亞迪,13萬可以買雅閣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102202JI1.jpg)
以雅閣為例,這款經典中型車最輝煌的時刻,是在十幾年前。2011年8月,雅閣的單月銷量達到了驚人的36762輛,全年更是狂賣41萬輛,可以說是舉國震動。在8代雅閣之后,雖然這款神車的鋒芒有所收斂,也依然是月銷2萬+的常客。但在2023年8月,雅閣的銷量跌到了6915輛,創下了歷史新低。
本田不是沒有嘗試過控價,它幾乎使出了所有的手段來保住價格基本盤。但沒有用呀,要價就只能不要量,難道直接讓它跌到退市?這個損失是廠家承擔不起的。
像雅閣這樣的“神車”,以前也就在一代車型退市之前才有個一兩萬的優惠。但如今降價兩三萬,市場壓根一點反應都沒有,于是只能選擇“跌跌不休”。
![感謝比亞迪,13萬可以買雅閣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10220239502.jpg)
當然了,之所以雅閣銷量下滑,還是與兩個因素有關,這兩個因素又相互關聯。給雅閣致命一擊的,自然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以前的中型轎車市場,一直是合資車獨大,雅閣憑借著不錯的質量與口碑,從帕薩特、凱美瑞們手上分一杯羹并不難。
但這幾年市場驟變。這個級別加入了太多的強手。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小鵬P7,甚至剛剛崛起的小米SU7,都要搶雅閣的市場。日系車本來就以低油耗作為主要賣點,本田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個動力好、操控好的加成,這幾點優勢都與新能源車狹路相逢。當比你更強的競品出現時,銷量下跌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更致命的,還是消費者心態的改變。社長身邊就有一個朋友提過這事,他表示自己的雅閣開了9年了,除了噴漆鈑金幾乎沒有其他的問題,整個用車體驗還是不錯的。饒是如此,他表示換車也只會考慮國產新能源車,因為實在是太香了。
這還是對本田有好感的用戶,那對于更多壓根不關注本田的年輕人來說,這個品牌可能都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說白了,市場已經變了,“跌跌不休”只是整個市場情況的映射。
(2)反卷,不靠“中傷”
在最近獵光的發布會上,東風本田銷售副部長楊忠華怒了。他表示,“一些新能源品牌壓縮開發周期,降低品質標準,看得見的地方盡顯豪華,看不見的地方減配減料。”
這一點倒是與長城高管之前的言論不謀而合,也與之前藍皮書論壇賈可的“車壇六大怪”言論相呼應。
但問題是,單純“中傷”其他企業,往往并不能緩解任何問題,因為這壓根沒有抓到重點。
![感謝比亞迪,13萬可以買雅閣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1022025Y03.jpg)
以冠道為例,在四五年前,它還是大五座SUV的代表,因為有如下幾點優勢。首先是空間,本身就有超過4米8的車長,再加上本田“空間魔術師”的運籌帷幄,在乘坐空間這塊可以說是鶴立雞群;然后是性能,2.0T+9AT的配置通打同級,10L左右的油耗也算表現不錯,并且加92#汽油就行了,用車費用也夠低。
問題是時代變了呀,如今這個級別盤踞了多少對手,理想L6、問界M7、小鵬G9、星紀元ET,這些車哪個不比冠道的空間更大、用車費用更低?論操控,這些車哪個不比冠道提速更快、加速更線性?更不用說智能化方面的降維打擊了,冠道連個高級一點的自適應跟車都做不到,這些車已經開始卷城市NOA了。
當你的產品力與對手并不在一個層面上時,說再多的話也是白搭。
![感謝比亞迪,13萬可以買雅閣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1022033E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