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新規實施首日,上海虹橋機場安檢處呈現出忙碌且略顯混亂的景象。早上8點,三大筐被旅客無奈遺棄的充電寶已經靜靜待在安檢處顯眼位置,無聲訴說著新規帶來的沖擊。
新規核心聚焦充電寶的3C認證、安全隱患排查,具體涵蓋三個關鍵檢查點:3C標識必須清晰完整,杜絕模糊不清的情況;型號不能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召回名單之中;額定能量要符合標準,不能超標。這一規定旨在全力保障航空飛行安全,畢竟2025年以來,國內航班上充電寶起火冒煙事件頻發,數量較去年同期翻倍,帶來極大安全威脅,像3月杭州飛香港航班、6月鄭州飛揭陽航班,均因充電寶故障引發險情,給民航安全運行埋下隱患。
不過,在新規執行現場,諸多問題也隨之暴露。不少旅客由于信息獲取不及時,或是對3C認證標識的辨別方法一竅不通,面對安檢時才驚覺自己的充電寶不符合規定。相機電池不在新規管控范圍,卻仍有旅客因誤解政策而慌亂。在安檢口,有的旅客因無法割舍心愛的充電寶而當場情緒崩潰,可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被放入“回收筐”。一位年輕的旅客小李無奈地說:“我這充電寶用了好幾年了,一直沒注意過3C認證,今天著急趕飛機,沒想到就被攔下了。”
不同機場對這些被遺棄的“寶貝”處理方式大相徑庭。武漢天河機場為避免安全風險,選擇將自棄充電寶統一收集后交由內部緩存部門直接銷毀;而上海機場集團則相對人性化,為旅客提供了自棄、暫存(30天內可取回)以及現場聯系快遞寄回的多元選擇,即便如此,快遞企業對于充電寶寄遞的規則也各不相同,順豐暫停接收個人寄遞充電寶,僅允許商家寄送未拆封新品,京東則僅支持上海市內寄遞 。
新規實施初期,大量旅客受困于不熟悉政策,這既對旅客快速適應新規的能力提出挑戰,也考驗著機場的服務水平與應急處理能力。未來,一方面旅客出行前需仔細檢查充電寶相關信息,確保合規;另一方面,機場也有必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優化安檢流程,為旅客答疑解惑,保障出行順暢,讓新規在保障安全的同時,也能兼顧旅客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