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因為大洋彼岸高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投資者共同面臨了同一個問題:資產荒。而在資產荒以及美資金虹吸的背景下,尋求價值洼地,成為了全球資金的共識,對于中概資產而言,上一個被挖掘出的黑馬是拼多多,下一個,要我說就是:快手。
從財報上看,2023年全年,快手GMV達到1.18萬億,全年同比增長29.3%,2024年一季度,GMV增長達到了2881億,同比增速為28.2%;營收角度,一季度,快手營收達到294.1億元,同比增速為16.6%,經調整利潤為43.9億元,創單季度新高。無論是營收、利潤還是增速角度看,快手近期的財報,都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毫不夸張地講,從數據增速看,快手已然躋身港股中概互聯第一梯隊。
至于快手未來的潛力,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用戶規模的自然增長。現在已經進入流量為王的時代,掌握了流量,就掌握了財富。而作為頭部短視頻媒體,快手用戶的自然擴張效應極強,數據顯示,過去四年,快手MAU、DAU數據翻了一番,用戶規模增長始終位列互聯網頭部第一梯隊,截至目前,每天大約都有7億用戶在快手平臺活躍,并且,經過四年的努力,快手用戶平均使用時長增長了近一小時;
其二、快手用戶的價值仍待挖掘。數據顯示,一季度,快手單位用戶平均線上收入增長了21.2%,電商收入/GMV增速達到了15.2%,也就是說,除了整個平臺在向上發展,快手單個用戶的消費、購物等價值也在逐漸放大。
總而言之,快手在上述兩個優勢的加持下,未來增速有望繼續保持,其價值將被越來越多的資金發現,最終傳導至資本市場,支撐股價上行。
而除了快手,中概互聯冬去春來后,其實有很多企業都亟待被挖掘,比如京東、網易等。而如果大家不想錯過這些企業未來增長的紅利,通過中概互聯ETF(513220)之類的指數布局或許是不錯的方法,不僅降低了被單一資產波動影響的概率,還提升了勝率和持有體驗,是很好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