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智界的優勢比問界更大!一方面是問界的背后是華為與賽力斯,智界的背后是華為與奇瑞。相比賽力斯來說,奇瑞的優勢明顯更大。
另一方面,問界模式已經被華為走通了,雖然過程經歷了坎坷,剛開始也吃了些虧。但問界現在看來是很成功的。所以智界是踩在了問界成功的肩膀上,會少走更多彎路。
但實際上,從智界S7上市以來,并沒有外界想象的一炮而紅,數據顯示,2024年1月,智界S7銷量只有485輛,還不到問界的零頭。同樣都是華為加持,為什么智界和問界的差距如此之大呢?
傳聞奇瑞和華為不和?
不排除這個原因,因為此前有媒體報道與網絡傳言稱,由于奇瑞需要平衡旗下新能源序列星紀元與華為智界的競爭關系,在智界S7的生產配合方面并不積極,日產量只有幾十輛,導致智界S7雖然收取了不少訂單,但是沒有辦法交付。
有疑似奇瑞內部人士曝料稱華為在合作中過于強勢,“他們(華為)不舍得開放最基本的軟件刷寫版本,導致了不能讓用流水線上的工人刷寫軟件,導致交車延期。”值得一提的是,該聊天截圖爆料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制造事業部總經理韓必文因此事辭職。
也就是說,一方指責華為未開放軟件版本,一方指責奇瑞為了平衡競爭生產不積極。
針對近期網傳奇瑞和華為合作存在諸多摩擦的言論,奇瑞新聞發言人金弋波1月31日回應稱:“網上傳言并不屬實,雙方合作順利,高管離職也并非因為合作項目的原因。”
渠道比技術還重要?
問界之所以銷量高,除了華為技術支持以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渠道?,F在華為大部分門店都在銷售問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華為門店,都銷售智界。
在智界預售期間就有消息稱,智界S7只授權給華為旗下規模比較大的直營門店,以及個別極具實力與服務執行力的經銷商。預售開啟5天后,全國僅13座城市、28家門店有智界S7展車。直至目前,智界在華為渠道的覆蓋度也無法與問界比擬。
華為渠道的賦能對于其合作車型的銷量具有直接影響。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就曾表示,華為提供的智能化產品仍不是消費者購買的決定性因素,銷售渠道的影響更占主導。“手機店流量很大,它把商場的部分買手機的客流轉換成它的車主,這是它(銷量好)的主要因素,就是銷售渠道。”
智界S7車型不討巧?
如今在中國市場SUV比轎車更有市場,目前問界的三款車型都是SUV,而且還都有純電和插電兩種動力,對于用戶來說,可選擇的范圍更廣泛。而智界S7只有純電一種驅動方式。而且在25萬元售價區間的純電轎車的競爭壓力也更大。
除了智界S7,用戶還能選擇特斯拉model 3,極氪007,小鵬P7,大眾ID.7 vizzion,比亞迪漢等特別多的車型。相比這些車型來說,智界S7作為一款剛入局的新車,用戶認知度還比較低。
最后, 我認為核心關鍵還是在華為,隨著華為深入汽車行業,與華為合作的汽車品牌也越來越多。除了賽力斯,奇瑞之外,江淮,北汽據說也要與華為深度合作。但在渠道分流上,這四個合作方,也被外界稱為 “四界”,華為可能并不能一視同仁。因此銷量肯定會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