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三大汽車公司日產因業績壓力而啟動全球大裁員之際,同為日系的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日子也不好過。
豐田近日發布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2024年7月至9月)報告顯示,當季公司凈利潤同比大降55%,僅為5737億日元(約268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第二財季公司營業利潤同比下滑20%,這是豐田兩年來首次出現季度營業利潤下降。
第二財季的糟糕表現也拉低了豐田上半財年(2024年4至9月份)的整體表現,僅銷售收入同比小幅增長,營業利潤、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后者僅為1.9萬億日元(約887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6.4%,這也是豐田兩年來半年財報首次出現利潤下滑。
由于深陷欺詐丑聞和召回導致的生產停工的影響,豐田在產銷方面均表現不佳。在2025財年上半年豐田全球產量四年來首次下降,共生產471萬輛汽車,較去年同期下降7%。銷量方面,豐田全球銷量為455.6萬輛,同比下降4%。
基于全球經濟波動、供應鏈挑戰等因素的綜合考量,豐田將2024年全球銷量預期從1095萬輛下調至1085萬輛。在上一財年中豐田全球汽車銷量超過1100萬輛,穩坐世界第一。
然而,這份糟糕的財報公布后,豐田當天的股價不跌反漲,收漲2.89%,最新市值為43.63萬億日元(約2.03萬億人民幣)。不過拉長時間軸來看,豐田汽車的股價已從年內高點下跌了將近30%。
豐田汽車首席財務官Yoichi Miyazaki表示,豐田上半財年產量出現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其認證問題,豐田需要花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制造環境和文化。
因為違規認證問題,豐田長時間暫停了Yariss Cross和Corolla Fielder等暢銷車型的生產。此外,臺風“珊瑚”和普銳斯車型在美召回事件,也都對豐田在全球范圍內的產銷量產生了影響。豐田預計在本財年下半年產量將恢復。
在電動汽車方面,豐田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此前,據日經新聞報道,豐田計劃將其2026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量預期下調至100萬輛,較此前宣布的同年銷量預期低30%左右。根據新計劃,豐田目標是2025年電動汽車產量略高于40萬輛。去年該公司僅售出的10.4萬輛電動汽車,不足其總銷量的1%。
10月初,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公開表示,只有電動汽車的未來將導致汽車行業大量失業工人,并堅持循序漸進的電動汽車轉型步伐。
由于在電動汽車方面的產品力不足以及國內“價格戰”的影響,導致豐田在華節節敗退,9月銷量僅為160457輛,同比下滑9.2%,下滑速度快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