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開局10分鐘,珀萊雅、歐萊雅、修麗可、蘭蔻、可復美、嬌蘭、雅詩蘭黛、赫蓮娜、玉蘭油、海藍之謎、嬌韻詩、肌膚之鑰、歐詩漫13個品牌相繼破億,30分鐘內破億品牌達20個。
據淘天數據戰報顯示,商品側,可復美膠原棒成為首個破億單品,10分鐘賣出超20萬件;30分鐘內,嬌蘭復原蜜、歐萊雅玻色因安瓶面膜等8個單品相繼破億。
可對比的是,2023年雙十一開局10分鐘,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等品牌紛紛破億,1小時25個美妝品牌破億,9款商品實現銷售額破億。
晶捷互動創始人品牌戰略專家陳晶晶表示,2024年天貓雙十一開售半小時內,銷量破億的品牌達到20個,單品有8個,這與去年1小時內25個品牌破億、9款商品破億的戰績比起來,速度更快,可以預測今年美妝銷售的整體GMV可能會超越去年。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指出,今年雙十一美妝品牌的銷售表現非常強勁,這表明消費者對于這些品牌的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顯示了天貓平臺在促銷活動中的強大吸引力和號召力。
雙十一提前開“卷”
2024年雙十一美妝戰績亮眼的原因或許與美妝市場的增長趨勢相關。
據《2024美妝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中國美妝行業近年來經歷快速的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169億元,同比增長6.4%,并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5791億元。
陳晶晶指出,在市場不斷增長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美妝品牌開始重視線上銷售,紛紛建立了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的官方賬號,教育市場的同時也在消費者心智上不斷種草;同時,由于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消費者在購買時更加注重性價比,就可能導致把心儀的美妝產品放進購物車,等到雙十一這樣的大促時刻進行購買,就造成了銷售瞬間過億的結果。
“很多國際大牌近年來也加入數字化營銷的大戰來搶占中國市場,包括一些奢侈品也放下身段,更多人可以通過雙十一的變相降價來購買從不打折的奢侈品。”陳晶晶坦言,面對2022和2023年兩年國產美妝品牌的異軍突起,國際品牌幾乎招架不住,但這幾年他們積極轉型求變,銷量回升,在開局的銷量榜上再度占據上風。
在陳晶晶看來,充分的市場競爭無論對消費者的購買力提升,還是行業的創新發展都大有裨益。
除了市場變化之外,今年的雙十一提前開“卷”。
9月25日,天貓公布了“雙11”的整體節奏,將于10月14日開啟第一批預售,預售期提前10天,淘寶、天貓店鋪滿300減50或官方立減15%。與此同時,此次天貓“雙11”將投入300億消費券及紅包來促成交。
“雙十一開‘卷’時間不斷提前,可見平臺對再創銷售高峰的執著。”陳晶晶表示,天貓雙十一GMV自2021年達到創紀錄的5403億之后,2022與2023年的整體銷售表現平平,甚至出現了下滑,因此,2024年雙十一平臺不斷優化技術,投入更多消費券和紅包,商家也不斷充值購買流量,希望在這場大促結束之后,收獲的不僅有銷量,還有可觀的利潤。
可復美膠原棒首破億
作為首個破億單品,可復美膠原棒尤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