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武漢市漢陽區鸚鵡大道和國博大道交叉口,發生交通事故。一輛名為“蘿卜快跑”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左轉時,撞上了一位騎電動車的路人。從現場情況看,受傷者傷勢并不嚴重,但該事件再次引發了公眾對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的激烈討論。
目前,20個城市(聯合體)列入“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無人駕駛安全嗎?會取代出租車司機嗎?無人駕駛出租車“肇事”,責任歸誰?新技術應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需解答一系列新問題。
20個城市(聯合體)列入試點
武漢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走在了國內乃至全球的前列。從2022年投放第一批無人駕駛出租車起,武漢率先發布了自動駕駛商業化示范運營政策,助推“無人車”、“無人駕駛”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武漢全市累計開放測試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單向里程),覆蓋武漢12個行政區,輻射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觸達人口超770萬,開放里程和開放區域數量保持全國第一。
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無人駕駛試點中來。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就《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外征求意見。北京市擬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
7月8日,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擬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的公示》,濟南擬開放環華山湖測試道路、中央商務區測試道路和漢峪金谷測試道路作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中巴車自動駕駛測試及示范應用)。
根據工信部網站公布的關于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重慶、濟南、武漢、廣州、深圳、成都等20個城市(聯合體)列入應用試點城市。
出險率為人類駕駛的1/14
無人駕駛安全嗎?據悉,無人駕駛,意味著不用擔心搶行、超速、酒駕、疲勞駕駛,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百度汽車機器人部總經理尹穎表示,數據上的安全性,已經高于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根據保險公司的數據,百度“蘿卜快跑”無人車出險率,僅為人類駕駛的1/14。
百度Apollo官網頁面顯示,“當前,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測試和運營總里程已經超過1億公里,并且每天以10萬公里以上速度增長,從未發生過由于自動駕駛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當然,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并非一帆風順。無人駕駛出租車的上路實驗和投入運營,也引發了一些問題。在長江網武漢市民留言板上,多位市民反映,“蘿卜快跑”在道路上運營時,出現車輛在綠燈狀態下停滯不前、紅燈時沖入路口中央、轉彎時卡頓不動等問題。特別是在高峰期,這些問題表現突出,造成城市交通堵塞。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上述問題或將得到根本解決。但當前,一個新問題出現了:無人駕駛出租車“肇事”,責任歸誰?就如7月7日,武漢街頭發生的這起交通事故,交警該給誰開罰單?
新技術應用急需法律法規的不斷配套和完善。在《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中就提到,自動駕駛汽車上道路行駛期間發生交通違法行為的,由公安交管部門按照現行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和認定。車內有駕駛人的,依法對駕駛人進行處理;車內無駕駛人的,對車輛所有人、管理人進行處理。
出租車行業面臨迭代
相比于普通出租車和網約車,無人駕駛出租車價格更便宜。以10公里的路程為例,“蘿卜快跑”在武漢的車費為4—16元,而普通網約車車費為18—30元。因此,吸引了大批嘗鮮的打車族。
根據百度官方數據,在近2年的時間里,“蘿卜快跑”去過武漢150家醫院、170所學校,200座商場,500多個居民區,基本實現自動駕駛“城市級應用”的落地,做到無門檻打車,訂單量同比增長430%。
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出現,受影響最大的當數普通出租車和網約車的司機們。“無人車來了之后,車費比出租車行業要低,大家都去打無人出租車了,出租車司機訂單就少了。”有武漢的出租車司機表示,隨著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增多,傳統出租車從業者數量不斷下降。
實際上,出租車司機的職業挑戰,并不是自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出現才開始的。前幾年,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催生了網約車平臺,讓傳統的出租車行業感到威脅,同樣,今天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又對網約車平臺帶來沖擊。科技的發展讓出租車行業不斷迭代。
隨著無人駕駛的應用,出租車行業,無人取代有人已是大概率事件。對于可能面臨失業的傳統出租車司機,政府應當提供培訓和轉崗機會。同時也要看到,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新的機遇,無人駕駛背后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調度員和維修工,這將是一個全新的就業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