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零陵區郵亭圩鎮巋山村在移風易俗工作中成效顯著,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成功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村民們紛紛感慨,日子越過越有滋味,越來越有盼頭。
銀發同志勇帶頭,引領新風展擔當
自2023年起,巋山村積極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村里成立老年互助社,將全村留守老人組織起來,以“五基”機制為基石,通過“六自”互助服務模式,帶頭倡導文明新風。老年互助社成員自愿簽訂約定書,承諾簡辦紅白喜事,反對鋪張浪費,不索要高額彩禮,隨禮適度,不搞惡俗婚鬧,同時倡導不酗酒、不賭博等健康生活方式。這些舉措有力遏制了鋪張浪費之風,切實減輕了村民的人情負擔。“以前村里辦紅白喜事,那負擔可太重了!”村里的張大爺感嘆道,“現在有了老年互助社,大家相互監督、提醒,再不用擔心被說閑話。”
文藝勸導齊上陣,陳規陋習漸消除
為進一步豐富文明實踐內涵,巋山村組建了一支文藝志愿服務隊。該隊伍由老年互助社中的文藝愛好者組成,他們無償為村民提供婚喪表演,并對大操大辦、厚葬薄養、天價彩禮、人情攀比等現象進行勸導。自成立以來,志愿服務隊已無償提供婚喪表演20余次,參與勸導紅白喜事大操大辦15次,有效減少了村里的人情開支,節約了人力、財力。村民們表示,如今的日子過得更加輕松、舒心。
互幫互助暖人心,困難群眾有依靠
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老年互助社成員根據房屋遠近進行結對幫扶。他們定期探訪行動不便的老人,幫忙買菜、拿藥、修電器等,讓留守老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這種互幫互助的模式,不僅解決了年輕人的后顧之憂,還增進了鄰里感情。
完善制度強保障,文明新風永流傳
“現在村里有了明確規矩,大家都得按規矩辦事,誰也不能搞特殊。”趙大叔自豪地說。為確保移風易俗工作長效推進,巋山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同時,健全完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村民議事會等自治組織,對不按規矩辦事的行為進行勸誡制止。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為巋山村的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風拂面潤心田,鄉村生活展新顏
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巋山村在移風易俗方面成效斐然。如今,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熱心公益等新時代文明新風在巋山村蔚然成風。村民女兒出嫁僅象征性地收取男方8千元彩禮,婚事簡樸;巋山村張奶奶去世,三天出殯,未耍龍舞獅,未大操大辦,喪事一切從簡。村民小劉感慨地說:“以前辦紅白喜事,得花好幾萬塊錢!現在有了老年互助社和文藝志愿服務隊幫忙,既省錢又省心!”
巋山村的移風易俗實踐,如同一顆種子,在零陵大地生根發芽,綻放出文明之花。老年互助社的成立,不僅讓巋山村煥發生機,更以獨特的“巋山模式”,為周邊地區乃至更廣范圍的鄉村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期待更多像巋山村這樣的村莊不斷涌現,在移風易俗道路上持續探索、創新,以點帶面,讓文明之花在廣袤鄉村大地綻放得更加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