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一度風靡全球的巨無霸龍頭車企,竟也放棄豪華本色,開始拼起了“價格戰”。
![寶馬狂降背后,國產新能源車產業鏈有多“能打”?](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9/09210256440.jpg)
圖源網絡
近日,據多方媒體報道,官方指導價43.99萬元的寶馬i5,目前僅需30萬元;官方指導價35.39萬元的i3,現在僅需17萬元。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寶馬降價背后,源于其銷量的下跌。寶馬集團一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收366.14億歐元,同比微降0.6%;凈利潤為29.51億歐元,同比下降19.4%。在中國市場,寶馬集團銷量也同比下滑3.8%。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大賣。據統計,2023年中國整車銷量達到3009.4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市場占有率達31.6%。難怪有不少網友評論:豪華車企即將迎來大洗牌,未來的電車市場是屬于中國的。
毋庸置疑,“風口”之下的產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放眼全國,巨大市場份額將如何分配?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城市。
事實上,角逐新能源汽車賽道,越城早有謀劃。
在汽車芯片領域,國內領先的模擬芯片及模組代工廠商中芯集成,已擁有種類完整、技術先進的車規級研發及量產平臺,是國內目前具有較大規模的車規級芯片和模組制造平臺之一。自2018年落地越城以來,芯聯集成累計投入超300億元,建立了完整的車規級芯片工廠。企業年報顯示,去年,芯聯集成年營業收入超過53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6%,其中新能源業務收入占80%,車規級碳化硅的出貨量國內第一。
![寶馬狂降背后,國產新能源車產業鏈有多“能打”?](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9/09210213461.jpg)
前不久,芯聯集成8英寸SiC工程批順利下線,標志著國內首條8英寸SiC晶體管生產線來到量產前夜。企業負責人介紹,今年,芯聯集成碳化硅銷售額將達10億元。
除此之外,越城還在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領域積極布局,進一步夯實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2022年,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投資100億的功率半導體項目正式落地越城,從5月22日簽約,6月13日開始拆除,7月25日完成拆除,到8月19日拿地開工,僅用時89天,創造了重大產業項目招引落地的新紀錄。眼下,該項目按計劃加速推進,預計今年正式投產。
![寶馬狂降背后,國產新能源車產業鏈有多“能打”?](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9/09210245052.jpg)
比亞迪之于越城,不僅僅是一座新能源汽車工廠,更猶如行業風向標,有效帶動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群發展。
眼下,紹興三花年產5000萬套車用智能流體控制設備生產項目建設卓有成效。“訂單太多了!”三花紹興濱海工業園行政經理李浩然透露,公司已與蔚來、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制造廠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2023年營收超50億元,比上年增長超50%。作為全省“千項萬億”工程,該項目計劃打造成為企業最大的“生產中心”。今年,項目四期預計將迎來投產,正式達產后將實現銷售收入 27.4 億元。
![寶馬狂降背后,國產新能源車產業鏈有多“能打”?](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9/0921021O03.jpg)
與此同時,總投資50億元的吉光半導體新能源功率模組大規模產業化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建成達產后,可滿足每年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電網、光伏、儲能等產業對功率模組的巨大需求……
“這里的新能源產業整體布局十分均勻,有產業集群,有龍頭企業,還有良好的市場氛圍和基礎設施。”業內人士表示,越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雄厚,前景廣闊,未來可期。